《除夕知微馈泉先是有怀因附之》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诗人邵宝在描述一个冬日午后的情景时,巧妙地融入了情感与哲思。诗中的“两罂泉水一童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冬日里的一抹清新,仿佛能听到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感受到童子带来的温暖与生机。
接着,“向日茅堂午正开”一句,将画面进一步展开,茅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温馨,午后的时光静谧而美好。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谩谓清风无可报,雪中诗为寄僧裁。”则表达了诗人对清风的感激之情,即使清风无声,但诗人以诗相赠,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也是对友情与心灵交流的珍视。通过“雪中诗”的比喻,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与敬意寄托于文字之中,传递给远方的僧人,这份深情厚谊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显得尤为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蒙亭诗和张洵韵
我行几许踰沅湘,直抵八桂漓水旁。
千山倒影摇溪光,秀色不借草木苍。
兹亭构胜俯回塘,野花风递罗绮香。
岩前伏波航羽觞,一洗尘思生清凉。
疑有仙人白玉床,壶中景迥日月长。
步此仙籁音琅琅,世间名利真毫芒。
此景不独冠南方,恨不筑室轻侯王。
回首尘迹空渺茫,瞥去未必计非良。
其如樽酒情难忘,恍然一梦五云乡。
金连菊
迥出娇红媚一川,风刀细镂耀篱边。
不妨捧向孩儿手,留取清香在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