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杭州(háng zhōu)的意思:指某种特定的感受或体验,通常与杭州的美景、美食、文化等相关。
欢情(huān qíng)的意思:形容非常愉快的情感,充满喜悦和欢乐的心情。
甲子(jiǎ zǐ)的意思:甲子是指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中的一个单位,也表示六十年的周期。在成语中,甲子常用来表示长时间、久远的意思。
胶船(jiāo chuán)的意思:比喻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瓦沟(wǎ gōu)的意思:指瓦片之间的缝隙,也用来形容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疏远。
雪晴(xuě qíng)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云彩的样子。
自觉(zì jué)的意思:主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状态或责任。
- 注释
- 微之:指唐代诗人元稹,字微之,是诗人的朋友。
知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字,也是诗人的朋友。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此处指时间。
百年过半:意指年事已高,人生过半。
一岁欲终头:一年快要结束。
胶船底:冰冻使得船底粘连,难以行驶。
露瓦沟:屋顶瓦片间的沟槽,雪融化后露出。
自觉欢情随日减:自我感觉快乐之情日渐减少。
苏州:唐代城市,这里指诗人任职之地。
杭州:唐代城市,诗人认为此地更令人喜爱。
- 翻译
- 与微之分别已久怎能不感叹,知退的信件稀少也难免让人忧愁。
人生百年已过半,一年时光即将走到尽头。
清晨池冰凝结船只难行,晴日雪花消融露出瓦沟。
自觉心中的欢乐逐日减少,对苏州的喜爱比不上杭州。
-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岁暮寄微之三首(其一)》,属于唐代文学作品。诗中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感受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匆匆、友情淡薄以及个人情感变化的深刻体验。
"微之别久能无叹,知退书稀岂免愁。" 这两句通过对往日离别和书信减少的情形进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友情疏远的感慨。
"甲子百年过半后,光阴一岁欲终头。" 这里诗人以甲子纪年的方式暗示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而一年之计又将结束,这两句强调了时光飞逝的主题。
"池冰晓合胶船底,楼雪晴销露瓦沟。"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池中结冰和屋顶积雪的消融,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景物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
"自觉欢情随日减,苏州心不及杭州。"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欢乐时光逐渐消失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不同地方的感情差异,反映出个人情感与空间记忆之间的微妙联系。
整首诗以淡远的笔触勾勒出了岁末之际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也有对未来变化的无奈预期。白居易通过这种深沉而又平和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其在诗歌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今秋久雨至八月望夕始晴月色尤清澈可爱置酒月下作
玉斧琢月玻瓈声,月中桂树秋风惊。
终年待此一轮满,不忧蛙食忧鼍鸣。
白鼍十日鸣空山,雨师乘云呼不还。
黄尘晓涨三尺潦,明河夜飞千丈澜。
广寒不复观霓裳,公子岂解歌秋阳。
釜星未灭日已出,风棂雨隙栖清光。
须臾绀缯展秋碧,仰见西山衔半璧。
青天冥冥星益疏,光芒寒溢千山白。
今夕何夕谁与度,举杯属月当起舞。
陶然相对影凌乱,不觉惊乌起庭树。
树头霏霏木叶坠,白露悬空斗垂地。
虽无丝竹为陶写,亦有鸣蛙当鼓吹。
向来悲歌子桑子,饥坐虚忧木生耳。
安知上帝思澄清,要令六合无泥滓。
《今秋久雨至八月望夕始晴月色尤清澈可爱置酒月下作》【宋·晁公溯】玉斧琢月玻瓈声,月中桂树秋风惊。终年待此一轮满,不忧蛙食忧鼍鸣。白鼍十日鸣空山,雨师乘云呼不还。黄尘晓涨三尺潦,明河夜飞千丈澜。广寒不复观霓裳,公子岂解歌秋阳。釜星未灭日已出,风棂雨隙栖清光。须臾绀缯展秋碧,仰见西山衔半璧。青天冥冥星益疏,光芒寒溢千山白。今夕何夕谁与度,举杯属月当起舞。陶然相对影凌乱,不觉惊乌起庭树。树头霏霏木叶坠,白露悬空斗垂地。虽无丝竹为陶写,亦有鸣蛙当鼓吹。向来悲歌子桑子,饥坐虚忧木生耳。安知上帝思澄清,要令六合无泥滓。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67c672453513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