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即事十三首·其四》全文
- 翻译
- 千岩万壑在秋天和春天各自展现出不同的风貌,
在宁静的地方欣赏山景的人又有多少呢。
- 注释
- 千岩万壑:形容山势众多且险峻,变化多端。
自秋春:从秋天到春天,表示季节变换。
静处:安静的地方。
观山:观赏山景。
能几人:有几个人能做到。
叠得:堆砌、建造。
假山:人工仿造的山景。
人竞看:人们争相观看。
世间:世间万物,社会上。
宜假不宜真:更适合虚假而非真实。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家园即事十三首》中的第四首,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深意。首句“千岩万壑自秋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了山间的四季变换,即使在秋季和春季,山峦依旧保持着各自的风貌。接着,“静处观山能几人”表达了诗人选择在宁静的环境中独自欣赏山水的雅趣,这种心境与世事的喧嚣形成对比。
后两句“叠得假山人竞看,世间宜假不宜真”则转向对人工景观的反思,指出人们往往更关注于模仿自然的假山,而非真正去体验和欣赏真实的自然之美。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追求表面形式与真实内涵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世间之事,有时候过分的虚假反而比真实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假山的议论,揭示了人们对真与假的辨识与取舍,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仙人佳何许,迢迢白玉京。
弱水悬碧海,赤城凌太清。
昨遇壶中公,引我接容成。
倒著苍凫舄,横吹紫鸾笙。
泠然饮一勺,丹液融金茎。
手拈赠三花,回车下蓬瀛。
归来见乡井,偪促还自惊。
招邀向时鹤,跨蹑游八纮。
杂诗二十首·其七
英雄树大业,端倪莫可循。
出处更险夷,变化驱鬼神。
释来有莘野,投竿渭水滨。
潜龙岂久淹,跃渊始见鳞。
落落屠与钓,相继拥朱轮。
尺蠖具至理,其屈求以伸。
蠛蠓能飞扬,灵贵矧乃人。
大禹惜寸晷,分阴当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