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家园即事十三首·其四》
《家园即事十三首·其四》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千岩万壑自秋春,静处观山能几人。

叠得假山人竞看,世间宜假不宜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宜(bù yí)的意思:不适宜,不合适

假山(jiǎ shān)的意思:指人工制作的山石景观,也可用来比喻虚假的事物。

静处(jìng chǔ)的意思:指安静的地方,没有噪音和干扰的地方。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千岩万壑(qiān yán wàn hè)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峰峦叠嶂的景象。

翻译
千岩万壑在秋天和春天各自展现出不同的风貌,
在宁静的地方欣赏山景的人又有多少呢。
注释
千岩万壑:形容山势众多且险峻,变化多端。
自秋春:从秋天到春天,表示季节变换。
静处:安静的地方。
观山:观赏山景。
能几人:有几个人能做到。
叠得:堆砌、建造。
假山:人工仿造的山景。
人竞看:人们争相观看。
世间:世间万物,社会上。
宜假不宜真:更适合虚假而非真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家园即事十三首》中的第四首,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深意。首句“千岩万壑自秋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了山间的四季变换,即使在秋季和春季,山峦依旧保持着各自的风貌。接着,“静处观山能几人”表达了诗人选择在宁静的环境中独自欣赏山水的雅趣,这种心境与世事的喧嚣形成对比。

后两句“叠得假山人竞看,世间宜假不宜真”则转向对人工景观的反思,指出人们往往更关注于模仿自然的假山,而非真正去体验和欣赏真实的自然之美。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追求表面形式与真实内涵之间关系的思考,认为世间之事,有时候过分的虚假反而比真实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假山的议论,揭示了人们对真与假的辨识与取舍,以及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宫词一百首·其二十八

盈盈红玉晚妆新,静倚菱花自写真。

一片青霞生袜底,满宫传是洛妃神。

(0)

秋闺二首·其二

秋雨何潇潇,五更滴红叶。

滴滴叶间红,可以比啼颊。

(0)

楼卧寄滨上人

肥遁偏宜林壑幽,梦魂常在阆风游。

白生窗里星河晓,红落阶前木叶秋。

仆懒祇堪操药灶,儿闲时得荐茶瓯。

浮云不薄清虚客,终日相从卧石楼。

(0)

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仙人佳何许,迢迢白玉京。

弱水悬碧海,赤城凌太清。

昨遇壶中公,引我接容成。

倒著苍凫舄,横吹紫鸾笙。

泠然饮一勺,丹液融金茎。

手拈赠三花,回车下蓬瀛。

归来见乡井,偪促还自惊。

招邀向时鹤,跨蹑游八纮。

(0)

杂诗二十首·其七

英雄树大业,端倪莫可循。

出处更险夷,变化驱鬼神。

释来有莘野,投竿渭水滨。

潜龙岂久淹,跃渊始见鳞。

落落屠与钓,相继拥朱轮。

尺蠖具至理,其屈求以伸。

蠛蠓能飞扬,灵贵矧乃人。

大禹惜寸晷,分阴当自珍。

(0)

残秋落日

败叶如相约,时时竞远飞。

露浓秋欲去,寒急市先稀。

天变扬沧海,山昏失翠微。

鸣鸦千百点,为我送将归。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