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音(bēi yīn)的意思:指悲伤的音乐声或悲痛的嘆息声,也比喻令人悲伤的消息或情况。
不那(bù nà)的意思:不要那样做,不要那样说话
风寒(fēng hán)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寒气透骨。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开尊(kāi zūn)的意思:指开创、创立,也可表示破除陈规,革新创造。
偏苦(piān kǔ)的意思:指偏向苦涩、不甜美的味道或感受。
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听来(tīng lái)的意思:根据听到的声音来判断事物的真实情况
玄蝉(xuán chán)的意思:指伪装、假扮。
作意(zuò yì)的意思:用心去思考或琢磨,表示思考或思索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于傍晚时分在园亭中饮酒赏景的情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蝉鸣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
首句“荏苒秋过半”,以“荏苒”二字生动地刻画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秋天已过半,季节的更替给人以时间匆匆之感。接着,“开尊坐暮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傍晚时分,面对林间美景,开怀畅饮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
“玄蝉衰柳外,作意送悲音”一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通过“玄蝉”(黑色的蝉)在衰败的柳树之外鸣叫,不仅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哀愁。这里的“作意送悲音”富有深意,既表达了蝉鸣的哀伤,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露冷声偏苦,风寒响易沈”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凄清景象。露水的寒冷使得蝉鸣更加凄苦,而寒风的吹拂让声音难以传远,营造了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这种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最后,“听来翻自感,不那岁时心”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听到蝉鸣,不仅引发了对自然界的共鸣,更触动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深深思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和自然声音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季节变换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