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五》
《偈颂二十五首·其十五》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圣人无己,靡所不己。

尘刹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仙仗飘飖去不还,从教六合清风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尘刹(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埃飞扬的地方,比喻热闹繁华、喧嚣拥挤的场所。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飘飖(piāo yáo)的意思:形容物体在空中飘荡摇摆。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无己(wú jǐ)的意思:

(1).犹无我。《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太上无己,其次无名。”
(2).不固执己见。 明 李贽 《答耿中丞书》:“无己,故学莫先於克己。”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仙仗(xiān zhà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所乘坐的车辆或坐骑。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智愚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圣人无己",指的是圣人超越了自我,达到无我境界,无所不容,无所不包。"靡所不己"进一步强调这种无所不在、无所不容的广大胸怀。接下来的"总尘刹无不是",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宇宙法则之中,没有偏离正道一点点,就可能造成极大的偏差,即"差之毫釐失千里"。

"仙仗飘飖去不还",运用道教的仙人形象,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一旦离去便不再回头,暗示了修行者追求解脱的决心。最后"从教六合清风起",则寓意着圣人或修行者的行动能够带来世间清风般的净化和和谐,体现了佛法或道德教化的深远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无我与普度众生的理念,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江东漕使兄高瞻叔生日端平.丙申五月

堪怪两外府,使传载朝缨。

虽云身在江表,都号汉公卿。

莫是才堪世用,莫是有人吹送,中外尔联荣。

天运自消息,龙蠖不关情。更寻思,谁得失,孰亏成。

潜鱼要向深渺,犹恐太分明。

且愿时清无事,长把书生阁束,归践对床盟。

强似抗尘俗,岁岁上陪京。

(0)

答审知见贻

昔我堕极南,去兹千万山。

见面夫岂易,附书良亦难。

官今听之归,连日乃获语。

洗苏尘埃怀,如久旱得雨。

君才日苍苍,略已千丈长。

计其所功用,可中栋与梁。

如我蓬艾等,怒长不尺寸。

秋风一摧折,仅可供束蕴。

宜君有声名,光彩益以新。

而我复何事,强谓诗穷人。

春秋了集义,诗笺复编类。

建有朱校书,婺有吕正字。

二公今儒先,名满天地间。

勿谓东家丘,睎颜人亦颜。

(0)

郊居书事

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

家家缲茧火,处处插秧歌。

麦熟黄疑委,桑馀路尚多。

我居虽偪仄,度日亦婆娑。

(0)

怀李商叟·其一

旧隐屏风叠,而今半在村。

作诗传正派,对客理清言。

我埽山中屋,君开竹下轩。

风流要还往,一叶任溪喧。

(0)

某书局联

自由不死;国魂来归。

(0)

题董邦达山水二首·其一云峦重翠

尚书笔意仿房山,恰正房山耸对间。

何必云峦历重翠,片时绝顶去来还。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