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花骢(huā cōng)的意思:形容马匹色彩艳丽、毛发光泽好的样子。
六郡(liù jù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东汉末年,六个郡县的地方官员联合起来抵抗外敌的行动。
天兵(tiān bīng)的意思:指天上的神兵,也用来形容非常强大的军队或力量。
卫霍(wèi huò)的意思:指人勇猛、武力强大,能够保卫家园或国家。
五花(wǔ huā)的意思:形容物品或事物的各个部分都很精美或很好。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易水(yì shuǐ)的意思:易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条河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较量或决斗的地点。
元戎(yuán róng)的意思:指勇猛威武的样子。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五花骢(wǔ huā c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色彩斑斓、花纹繁多。
燕山石(yān shān shí)的意思:指坚硬无比的石头,比喻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态度。
- 鉴赏
这首明代王立道的《观出军十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出征的壮观画面。首句“诏出选元戎”传达了皇帝亲自选拔将领的庄重气氛,暗示将领的非凡地位。接下来的“人推卫霍雄”借用了汉代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的典故,赞誉出征者具有他们的英勇与威望。
“天兵六郡卒,汉马五花骢”进一步描绘了出征军队的规模和装备,天兵来自六个郡,骏马如五彩斑斓的花骢,显示出军队的精良和士气高昂。诗人通过“气盖燕山石,歌酣易水风”两句,运用燕山的坚韧和易水的悲壮,展现了将士们的豪迈气概和激昂斗志。
最后两句“匈奴行徙牧,不敢向云中”表达了对敌人的威慑力,言外之意是匈奴闻风而逃,连放牧都不敢靠近云中之地,象征着出征者的胜利在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明朝军队出征的壮丽场景,赞扬了将领的英勇和士兵的勇猛,同时也预示了战争的顺利结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想先生
想先生、跨鹤归去。
依然上界官府。
胸中邱壑经营巧,留下午桥别墅。
堪爱处。
山对起、飞来万马平坡驻。
带湖鸥鹭。
犹不忍寒盟,时寻门外,一片芰荷浦。
秋水观,环绕滔滔瀑布。
参天林木奇古。
云烟只在阑干角,生出晚来微雨。
东道主。
爱宾客、梅花烂漫开樽俎。
满怀尘土。
扫荡已无馀,□□时上,主峤翠瀛语。
明堂观礼杂咏十三首·车驾回太庙
瑞霭祥云傍晓开,九重法驾太宫回。
一声静跸千官肃,卫士传呼御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