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松坡高士卷》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张良(留侯)和陶渊明(靖节),以及虚构的“虬翁”,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隐逸与责任的主题。
首句“留侯已报韩仇日”,引用了张良的故事,他辅佐刘邦建立汉朝,并在刘邦称帝后,帮助其报了韩王室被灭之仇。这句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为国家和正义而奋斗的肯定。
次句“靖节终成晋隐时”,提到陶渊明,他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官归隐,成为东晋时期的著名隐士。这里赞扬了陶渊明追求内心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勇气和智慧。
“不可山中无伴侣”一句,表达了即使在隐居生活中,也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最后,“虬翁笑谓舍予谁”则以虚构的“虬翁”形象,提出问题:如果在山中没有可以分享生活、思想的朋友,那与隐居有何不同?这句诗引出对隐逸生活本质的思考,即真正的隐逸不仅仅是身体的远离尘嚣,更是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交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探讨了个人价值、社会责任、隐逸生活与社会联系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渔家傲.鐜儿于厂甸收得旧扇,余所画一年好景君须记二句,辛酉年作也。己巳
一叶何人曾障面。秋风委弃看成贱。
好景难常谁更恋。人事换。几钱买得欣重见。
依旧春尘趋厂甸。荒摊冷市游人遍。
又赚儿童收断烂。重涤砚。风书与洒新词绚。
蝶恋花·其二倬盦见候,话黄牡丹词,讯及词成,徵图,仍叠前韵,赋其事
五色江花文笔凤。一病豪枯,尘渍驼酥冻。
乍起维摩仍午梦。文殊忽降青猊鞚。
瑞霭无分金界重。佛讯来时,先遣名姝送。
绘影未须双靥共。青睛偷觑猫儿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