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上消春雪,门前涨碧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背指(bèi zhǐ)的意思:指责、谴责、批评
并辔(bìng pèi)的意思:两匹马并排行走,形容同心协力,齐心合力。
触目(chù mù)的意思:形容景象或事物引人注目、令人震撼。
方船(fāng chuán)的意思:指船头方向一直向前,不偏不倚。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羹墙(gēng qiáng)的意思:指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下,出现了阻碍、障碍,使人无法顺利进行。
恰如(qià rú)的意思:恰好像,正好如同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松石(sōng shí)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态度松懈,不严肃认真。
尧年(yáo nián)的意思:尧年指的是一个非常久远的年代,也表示非常古老或者是很久远的时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普佑寺周围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深切感受。首句“源上消春雪,门前涨碧川”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雪融化、溪水泛滥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恰如来并辔,底用渡方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与友人并肩前行的情景比作并辔而行,生动地表达了旅途中的和谐与亲密,同时也暗示了无需舟渡,象征着心灵的相通与自由。
“背指清凉界,面参松石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清凉界”和“松石禅”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与庄严,也暗含了修行者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里的“清凉界”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境界,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解脱;“松石禅”则可能是对修行环境的描述,松石作为自然界的元素,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禅宗的静思冥想。
最后,“羹墙钦触目,俯仰忆尧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古代圣贤的追思。这里的“羹墙”可能是指古代帝王的宫墙,象征着权力与威严;“钦触目”则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畏之情;“俯仰忆尧年”则是对古代圣君大禹(传说中的夏朝开国君主)的缅怀,表达了对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历史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修行精神的追求以及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体现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二首)
嘉树郁婆娑,灯光月色和。
春江流粉气,夜水湿裙罗。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番成南阮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