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八十六茅》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八十六茅》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周易阐羲日,齐桓问楚年。

束华之子远,乘屋小阳前。

捲得三重去,灌成五丈旋。

方殷茹汇拔,讵为有丝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乘屋(chéng wū)的意思:指借助屋子或房屋的地方来进行某种活动或行为。

方殷(fāng yī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荣富庶。

三重(sān chóng)的意思:指事物重复出现三次或层次分明,表示程度深厚、重要性高或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五丈(wǔ zh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度。

小阳(xiǎo yáng)的意思:指年幼的男孩子。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系列中的一首,主题为“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

首句“周易阐羲日”,借用《周易》中的“阐羲”(即伏羲)来象征创世之初的智慧与启示,暗示了诗的主题与哲学思考的深度。接下来的“齐桓问楚年”,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进一步深化了时间与历史的维度,暗示了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束华之子远,乘屋小阳前”两句,以“束华之子”比喻新生事物或希望,与“乘屋小阳”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期待与对旧事物的反思。这里的“乘屋小阳”可能象征着新事物在微弱的环境中艰难成长,寓意深刻。

“捲得三重去,灌成五丈旋”描绘了自然生长的过程,通过“捲”与“灌”的动态描写,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这里“三重”与“五丈”可能是象征性的数字,强调了生长过程的复杂性和持续性。

“方殷茹汇拔,讵为有丝捐”则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与对困难的超越。其中,“茹汇拔”可能指植物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并茁壮成长的过程,而“有丝捐”则可能暗喻了对困境的克服与不屈的精神。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与对人类精神力量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类社会进步与个人成长的积极期待。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登封台

绝顶登封驻此台,诸侯玉帛走如雷。

珠帘乍捲红云拥,清跸声中翠辇来。

(0)

寓锦湾望岳亭

十载重来一凭阑,光阴不改旧江山。

亭高下瞰龙藏室,天远遥观虎拜斑。

耕钓每怀生处乐,驱驰未许老来閒。

雄风入座披襟好,静看渔舟上锦湾。

(0)

西山道院

幽居绝潇洒,深院鹿成群。

山色开窗得,泉声隔竹闻。

猿啼临水树,风送度溪云。

客至浑无事,谈诗到夜分。

(0)

赤松山

井灶仙踪在,林峦曙色分。

苔荒一径雨,松隐半峰云。

啼鴂催春事,归骖带夕曛。

试呼王道士,石几荐桐君。

(0)

题惠泉寄知军郎中

崎岖荆门山,丛起为东扼。

阳冈盘气势,阴窦融液脉。

源濯云根移,流喷石罅折。

呀呀两崖间,平阔才数席。

环岸贮清泚,古镜照秋色。

恬风不生纹,到底无隐物。

鱼窥畏人见,虽渊不敢窟。

虾鳖性命微,无一来狼籍。

澄辉泛岚翠,净影落天碧。

潜花深囧囧,荫树高窣窣。

清光照毛发,爽气洒肌骨。

如入仙壶中,亭宇何鲜饰。

瓶罂日来往,岸汲易为力。

短绠胡劳人,轻舠恰容客。

有客时病痟,凉酌咽冰蜜。

古瓶试一沸,气烈声怒激。

兔毫小瓯面,浮起茗花白。

当时竟陵翁,老死脚不历。

品第十九水,遗此良可惜。

古传惠之名,今纪惠之实。

饮之以蠲疴,甘洁比灵液。

决之以救旱,浸润侔膏泽。

此泉惠此土,惟日流不息。

作诗颂惠泉,勉哉君子德。

(0)

魏文贞公庙迎神曲

吹箫兮击鼓,具牲牢兮列樽俎。

风飒飒兮降灵,祀我公兮终千古。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