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山引水二首·其一》
《木山引水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引水穿墙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

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

乱点落池惊睡觉,半山含润沃心焦。

瓦盆一斛何胜满,溢去犹能浸菊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山(bàn shān)的意思:指山脚下或山的一半处。也用来形容位置不高、等级不高或程度不深。

穿墙(chuān qiáng)的意思:指人或物能够穿越墙壁,形容非常神奇或超凡脱俗。

大容(dà róng)的意思:形容心胸宽广,能够容纳众多事物。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还来(hái lái)的意思:回来,再来

惊睡(jīng shuì)的意思:惊醒睡眠状态,形容突然受到惊吓而从睡梦中醒来。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山瀑(shān bào)的意思:形容山上的瀑布水势汹涌、声势浩大。

上潮(shàng cháo)的意思:指趋势或潮流向上发展,形势向好的意思。

睡觉(shuì jiào)的意思:做梦是指睡觉时脑海中出现的幻想或想象,也用来形容人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或幻想。

瓦盆(wǎ pén)的意思:指贫困、卑微的生活状态。

沃心(wò xīn)的意思:形容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心焦(xīn jiāo)的意思:心情焦虑不安。

引水(yǐn shuǐ)的意思:引导水流,比喻引导事物的发展或转变。

注释
引:引导。
穿:穿过。
竹梢:竹子的顶端。
谷藏峰底:山谷深藏在峰峦之下。
大容瓢:能容纳大瓢的容量。
旋滴:旋转滴落。
庐山瀑:庐山的瀑布。
已尽还来:潮水退去又涌来。
海上潮:大海的潮汐。
乱点:随意洒落。
落池:落在池塘。
睡觉:熟睡的人。
半山含润:半山被湿润。
沃心焦:滋润焦渴的心。
瓦盆:瓦制的盆子。
何胜满:怎能比得上满。
浸菊苗:浸润菊花幼苗。
翻译
引水穿过墙壁连着竹尖,山谷深处像大碗能盛瓢。
水流旋转如庐山瀑布,潮起潮落如同大海的波涛。
水珠乱溅池面惊醒梦中人,半山翠色滋润人心情焦渴。
一瓦盆水虽只有一斛,却能溢出滋养菊花幼苗。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苏辙在木山引水的情景。首句“引水穿墙接竹梢”形象地写出水从墙壁穿孔引入,连接竹林,水流轻盈地沿着竹梢流淌,富有动态感。次句“谷藏峰底大容瓢”则展现了水源的源头深藏于山谷之中,水量之大足以容纳如瓢的容器。

第三句“将流旋滴庐山瀑”,运用比喻,暗示水势如同庐山瀑布般奔腾不息,充满力量。第四句“已尽还来海上潮”进一步强调水源的循环往复,犹如海潮涨落一般生生不息。

“乱点落池惊睡觉”描绘了水滴落入池塘的声音,如同唤醒了沉睡的宁静,生动有趣。而“半山含润沃心焦”则表达了诗人对这股清泉滋润山间万物,包括他内心深处的喜悦和期待。

最后两句“瓦盆一斛何胜满,溢去犹能浸菊苗”以日常器皿作比,说明即使是最普通的瓦盆,只要有充足的水,也能滋养生命,溢出的水还能滋养菊花,寓意着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引水工程带来的生机与活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白榴花叠鉴叔韵

江南花事记诗章,此地相逢喜欲狂。

香逊梅枝传驿使,清芬桃观续刘郎。

裙拖缟练羞红紫,玉压钗鬟冒雪霜。

待到水晶如实结,风光犹未老萧娘。

(0)

回文偈二首·其二

训大宽深古,

(0)

句·其一

一夜黄星照官渡,本初何面见田丰。

(0)

送清道人归西山

尝忆漱甘醴,洪涯药臼旁。

今来眇如梦,此景未曾忘。

圭组老无味,林泉路更长。

羡师从此去,当暑扣云房。

(0)

送乐学士知舒州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

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

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

羡君驱茜旆,兼得漱清流。

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

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0)

七里泷看云

桐庐江之上,山势诡莫状。

万笏列朝班,千鬟俟远望。

我舟发侵晨,白云压青嶂。

活泼走蛟龙,喷薄助波涨。

想见空洞天,才撤云母帐。

一座玉屏风,历乱总无恙。

绝顶形变更,当头或排宕。

忽忽过山头,前山又相向。

络绎不断云,心神为之王。

衣袖如铁寒,久伫讶健忘。

风劲鸟不鸣,峭壁高无傍。

有此山水奇,看云奇穷相。

深恐入富阳,胜景更莫让。

急为笔诸书,好见云山样。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