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补之雪梅图》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杨 补 之 雪 梅 图 宋 /曾 觌 笔 端 造 化 出 天 巧 ,写 出 江 南 雪 压 枝 。谁 道 春 归 无 觅 处 ,横 斜 全 似 越 溪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端(bǐ duān)的意思:指写作、创作的能力或水平。
春归(chūn guī)的意思:春天回来了。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天巧(tiān qiǎo)的意思:指天意巧妙,事物发展或安排得天衣无缝,出乎意料而巧妙。
雪压(xuě yā)的意思:雪压是指雪的重压,比喻压力沉重、困扰难解。
压枝(yā zhī)的意思:指控制、限制或压制某人的发展,使其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
越溪(yuè xī)的意思:越过溪流,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觌题咏杨补之所绘雪梅图的作品。诗人通过赞誉画中的雪梅,展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江南冬景的生动捕捉。"笔端造化出天巧"一句,高度评价了画家在画布上创造出的自然神韵,仿佛是造物主的手笔一般巧妙。接着,"写出江南雪压枝"描绘了梅花在雪中傲立的画面,形象地再现了江南冬季特有的景象。
诗人进一步借景生情,提出"谁道春归无觅处",暗示虽然看似冬季严寒,但春天的气息其实并未远离,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最后,"横斜全似越溪时"借用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意境,形容画中的梅花姿态横斜,如同越溪边的美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赞美了画作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季节流转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艺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欣赏。
- 翻译
- 笔下展现出神奇的创造力,描绘出江南雪覆盖树枝的景象。
谁说春天离去无法寻找踪迹,眼前的景象就像越溪边的梅花横斜开放。
- 注释
- 笔端:指作者的笔下。
造化:自然界的巧妙变化或创作灵感。
天巧:极高的艺术技巧或大自然的奇妙。
江南:中国南方的地区,这里可能特指有雪景的江南。
雪压枝:积雪压在树枝上的景象。
谁道:有人认为。
春归:春天离去。
无觅处:找不到踪迹。
横斜:树枝的姿态横斜不一。
越溪:古代地名,这里比喻春天的梅花盛开之处。
时:时刻,这里指春天的景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