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竹微开一角,莫云远带孤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行进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深秋的静谧与宁静之美。
首句“乱竹微开一角”,以“乱竹”点明季节为秋,竹叶在秋风中摇曳,虽未完全凋零,却已显出几分萧瑟。一个“微”字,既表现了竹林的稀疏,也暗示了秋天的渐行渐远。“一角”则透露出诗人观察的视角,仿佛是不经意间瞥见的一隅,引人遐想。
次句“莫云远带孤村”,“莫云”即暮云,傍晚时分的云彩,与远处的村落相接,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画面。这里的“远”和“孤”二字,不仅描绘了村落的地理位置,更赋予了它一种孤独感,让人感受到秋日黄昏特有的凄美。
第三句“人到绿杨下马”,将视线从远方拉回眼前,绿杨树下,行人停驻,似乎是在欣赏或思考什么。这句通过人物的行为,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让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同时,“下马”这一动作,也暗示了旅途的劳顿,以及对眼前美景的留恋。
最后一句“屋迎秋水开门”,将视角转向了房屋,秋水映照着房屋,仿佛是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处。这里的“迎”字,赋予了水与屋以生命,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同时,这也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万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迎接季节的转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行进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既有视觉上的美丽景色,也有心灵上的深刻感悟,是一幅动人心弦的秋日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梅花落处疑残雪得肴字二十韵
疏林如霰动轻颵,露湿残英草映胶。
淅沥偏疑闻堕叶,飘零何处惜馀苞。
沾衣细细看徐下,傍沼霏霏澹未淆。
雨送辞条回断影,鱼吹浮沬吐微泡。
空城暮色催横笛,绕屋清芬藉短茅。
拾蕊儿童閒故故,啄花小鸟弄咬咬。
游人踏去还迷径,山雀衔归欲趁巢。
堕片过墙猜蛱蝶,飞丝挂瓣喜蟏蛸。
俄惊玉屑挥谈麈,却怪绡痕剪夜鲛。
荒墅孤烟萦古树,野航数点缀长茭。
寻来索笑愁成句,评后输香解献嘲。
入院共怜梨梦冷,绕篱一任竹声敲。
徘徊骚客禁吟眺,惆怅婵娟敛艳姣。
曾否风流誇水部,可应瘦韵让寒郊。
承茵历乱眠仙萼,侵鬓参差曳舞髾。
误却菱开霜镜侧,倩将苔衬小亭坳。
遗钿乍讶盈兰砌,似絮生憎见柳梢。
浸向幽泉沉月茗,泛教雪俎透芳肴。
也拚纸帐图相并,不放湘帘捲乍交。
好待泥金笺襞尽,琼瑶堪竞吐珠抛。
《赋得梅花落处疑残雪得肴字二十韵》【明·彭孙贻】疏林如霰动轻颵,露湿残英草映胶。淅沥偏疑闻堕叶,飘零何处惜馀苞。沾衣细细看徐下,傍沼霏霏澹未淆。雨送辞条回断影,鱼吹浮沬吐微泡。空城暮色催横笛,绕屋清芬藉短茅。拾蕊儿童閒故故,啄花小鸟弄咬咬。游人踏去还迷径,山雀衔归欲趁巢。堕片过墙猜蛱蝶,飞丝挂瓣喜蟏蛸。俄惊玉屑挥谈麈,却怪绡痕剪夜鲛。荒墅孤烟萦古树,野航数点缀长茭。寻来索笑愁成句,评后输香解献嘲。入院共怜梨梦冷,绕篱一任竹声敲。徘徊骚客禁吟眺,惆怅婵娟敛艳姣。曾否风流誇水部,可应瘦韵让寒郊。承茵历乱眠仙萼,侵鬓参差曳舞髾。误却菱开霜镜侧,倩将苔衬小亭坳。遗钿乍讶盈兰砌,似絮生憎见柳梢。浸向幽泉沉月茗,泛教雪俎透芳肴。也拚纸帐图相并,不放湘帘捲乍交。好待泥金笺襞尽,琼瑶堪竞吐珠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0267c672ccc84b0362.html
五言诗·其二
吾死不须哭,徒劳枉却声。
祇用四片板,四角八枚丁。
急手涂埋却,臭秽不中亭。
墓内不须食,麦酒三五瓶。
时时独饮乐,饮尽更须倾。
只愿长头醉,作伴唤刘伶。
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
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征。
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
碛里向前走,衣钾困须擎。
白日趁食地,每也悉知更。
铁砵淹甘饭,同火共分诤。
长头饥欲旺,肚似砍穷坑。
遗儿我受苦,慈母不须生。
相将归去来,间不浮可亭。
妇人因重役,男子从征行。
带刀拟开煞,逢阵即相刑。
将军马上死,兵灭地君营。
血流遍荒野,白骨在边庭。
去马游残迹,空留纸上名。
关山千万里,影绝故乡城。
生受刀光苦,意里极皇皇。
《五言诗·其二》【唐·缺名二】吾死不须哭,徒劳枉却声。祇用四片板,四角八枚丁。急手涂埋却,臭秽不中亭。墓内不须食,麦酒三五瓶。时时独饮乐,饮尽更须倾。只愿长头醉,作伴唤刘伶。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征。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碛里向前走,衣钾困须擎。白日趁食地,每也悉知更。铁砵淹甘饭,同火共分诤。长头饥欲旺,肚似砍穷坑。遗儿我受苦,慈母不须生。相将归去来,间不浮可亭。妇人因重役,男子从征行。带刀拟开煞,逢阵即相刑。将军马上死,兵灭地君营。血流遍荒野,白骨在边庭。去马游残迹,空留纸上名。关山千万里,影绝故乡城。生受刀光苦,意里极皇皇。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9567c672d03496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