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后学(hòu xué)的意思:指在学习、研究某一领域时,能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发展。
利好(lì hǎo)的意思:有利的好消息或情况
名利(míng lì)的意思:指名声和利益。名利是指人们追求的声誉和财富,常用来表示人们对名望和利益的追求和渴望。
扰攘(rǎo rǎng)的意思:指喧闹、纷乱的样子。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遂意(suì yì)的意思:满足自己的心愿或欲望
贪名(tān míng)的意思:追求名利,贪图虚荣
弦直(xián zhí)的意思:形容言行正直,毫不偏差。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心邪(xīn xié)的意思:指心思不正,有邪恶的念头或意图。
学法(xué fǎ)的意思:学习法则或方法
紫陌(zǐ mò)的意思:指紫色的道路,比喻美好的环境或繁华的街道。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 翻译
- 在纷繁复杂的世间尘土中,人们贪婪追求名声利益争相斗艳。
世俗情欲扰乱人心,真理的道路却宽广而复杂。
琴弦只有保持笔直,才不会弯曲,内心邪恶的人自然无法心平气和。
如果能顺从自己的心意,就效仿那位深得智慧的前辈吧。
- 注释
- 紫陌:指京城的街道,暗喻世俗社会。
红尘:泛指尘世,象征世俗纷扰。
贪名利好:形容人追求名誉和利益。
世情:指世俗的情感和情况。
扰攘:纷乱,杂沓。
大道:指人生或宇宙的根本法则。
弦直:比喻正直的人格。
心邪:指内心邪恶,不正直。
遂意:符合心意,满足愿望。
法先生:可能是指一位智慧的先贤,用来作为榜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词人赵炅所作,名为《逍遥咏(其十七)》。诗中通过对世间纷争和扰攘世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保持心性平和的向往。
首句“紫陌红尘里,贪名利好争”揭示了一种社会现实,即人们在繁华而喧嚣的尘世中为了名利而相互争斗。这里,“紫陌红尘”象征着喧嚣繁华的都市生活,而“贪名利好争”则直指人心中的贪婪和竞争。
接着“世情皆扰攘,大道甚纵横”进一步强调了世间纷争的复杂性。诗人以“大道”自喻,表明自己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宽广之道,而不是世人的纷争。
第三句“弦直终无曲,心邪自不平”则是对个人内心状态的一种比喻。诗人通过“弦直终无曲”的意象,说明了自己的品行坚定、不为外界扭曲。而“心邪自不平”则表达了对于内心干净与否的自我警醒,即只有心性正直,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灵平静。
最后,“若能如遂意,后学法先生”表明诗人对于能够按照自己心中的意愿生活,以及希望像古圣先贤那样修身养性的渴望。在这里,“遂意”意味着顺应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追求,而“后学法先生”则是对古代圣贤之道的尊崇和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世间纷争与个人内心世界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保持心性纯净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