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惊成鵩赋,忽怆绝麟经。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周密为悼念友人陈体忠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生者无尽的感慨。
首句“方惊成鵩赋,忽怆绝麟经。”以鵩鸟和麒麟的典故,表达了对陈体忠去世的震惊和悲痛。鵩鸟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鸟,而麒麟则是祥瑞之兽,两者对比,突显了陈体忠去世的突然和意外。
接着,“才反能为累,天乎不与龄。”诗人感叹陈体忠才华横溢却未能长寿,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和哀叹。这里的“才反”意指才华反而成了累赘,暗示了陈体忠因才华而承受了过多的压力或困扰。
“高堂慈母泪,幽志长公铭。”这两句转向对陈体忠家庭的哀悼。高堂慈母的眼泪,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离世的悲痛;“幽志长公铭”,则可能是指陈体忠生前的遗愿或未竟之事,被铭记在心,表达了对逝者遗志的尊重和怀念。
最后,“西望哀笳发,潸然涕泗零。”诗人遥望西方,想象着哀笳(古代丧礼中使用的乐器)的哀鸣,自己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这一场景描绘了诗人对陈体忠去世的深切哀悼之情,以及无法抑制的悲伤情绪。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一系列的典故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哀悼诗的独特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陵春日
龙蟠虎踞帝王州,春色先归十二楼。
花气夜随香雾合,莺声朝带彩云流。
乌衣子弟青丝骑,桃叶佳人翠翰舟。
最是江南佳丽地,酒旗歌板易淹留。
走哭欧子建尊人
八年曾过清溪曲,一渡溪桥泪相续。
风吹澹圃柴门开,芳径无人鸟啼竹。
忆昔曾随杖履入,枫叶芦花秋可即。
长公觞客我公笑,醉归同卧茅堂侧。
读书堂前月满帘,犹记当年奉颜色。
方瞳鹤发今何在,冥漠游魂招不得。
溪花乱落溪水东,夜台自此无消息。
我今三年父不见,绵绵此恨方无极。
孤儿惟下吊孤儿,泪眼相看天为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