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上两竿竹,风吹常袅袅。
《续郑郊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续 郑 郊 吟 唐 /冢 中 人 冢 上 两 竿 竹 ,风 吹 常 袅 袅 。
--郑 郊 下 有 百 年 人 ,长 眠 不 知 晓 。
--冢 中 人
- 注释
- 冢上:坟墓之上。
两竿竹:两根竹子。
风吹:风在吹拂。
袅袅:形容摇曳的样子。
下有:下方有。
百年人:指年老的人,这里特指已故的长者。
长眠:永远安息,指死亡后长时间的安睡状态。
不知晓:不知道,没有意识。
- 翻译
- 坟墓上长着两根竹子,风儿吹过时常轻轻摇晃。
下面安睡着一位百岁老人,永远沉眠未曾知晓世事变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坟墓之上,两竿竹子随风轻轻摇曳,呈现出一种飘逸脱俗的景象。然而,这种美丽的景致与下方沉睡于土中的百年亡魂形成鲜明对比,那些长眠的人们早已不知晓世间万物的变化。这不仅反映了生者与死者的不同命运,也隐含着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寄情于自然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对于过往岁月的追思和对未来世界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月九日与弟秉之进之过通安桥顾氏因偕玄敬登阳山绝顶次日过虎山桥七宝泉至灵岩山而还得诗三首·其三七宝泉
嵌岩滴玲珑,七宝甃完月。
幽亭泉上头,暗道曲通穴。
剖竹走长蛇,昼夜鸣潏潏。
煎无三昧手,渴有七碗啜。
寒能醒心神,澄可鉴毛发。
桑苧行不到,品第谁为别。
埋没向空山,恻此行道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