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妇求工苦,佚儒得饱荣。
如山文乍积,似雪鬓将成。
这首诗《此时》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现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首句“此时持事至,太不近人情。”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某种行为或事件的不合常理,让人感到意外和不解。接着,“新妇求工苦,佚儒得饱荣。”这两句进一步展开,对比了新妇的辛劳与佚儒的荣耀,反映了社会中不同群体命运的悬殊,以及对公平正义的渴望。
“如山文乍积,似雪鬓将成。”这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积累的知识比作高山,即将白发比作雪花,既表达了知识的积累过程,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
最后,“抱膝聊长叹,犹能咏洛生。”诗人以自我的形象,展现了面对现实的无奈与痛苦,但依然保持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反映,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态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
臞叟久不出,短帽半离披。
天公有新事,剪雪玉参差。
仰瞻银海眩,须臾肆寒威。
试呼缄口翁,时复一中之。
初如薝卜飘,终似白练驰。
阴气无所泄,乘风舞绥绥。
山明失紫翠,手板休拄颐。
溪流有层冰,艇子寸步移。
寒禽集深条,可怜翅翎垂。
拥炉回阳春,始觉温四肢。
我生仅再见,老农重嗟咨。
锦里杜子美,姑溪周紫芝。
文章江汉流,初不事支辞。
遗编可推究,古岂异今时。
无此雪与寒,何翅五吟诗。
宜瑞不患寡,写檄诛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