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思七言八首·其四》
《秋思七言八首·其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将相共扶黄道日神仙独隐紫阳山

深夜参同契,身在虚无缥缈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参同(cān tóng)的意思:指心灵相通,思想一致,互相理解、信任并合作的关系。

道日(dào rì)的意思:指道德修养高尚、品行端正,日子过得很好。

黄道(huáng dào)的意思:指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道,也比喻事物的常规或固定的轨迹。

将相(jiàng xiàng)的意思:指将帅、相国等高级军事或政治职位。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深夜(shē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沉时刻,通常指夜晚较晚的时间段。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同契(tóng qì)的意思:共同达成协议或共识

相共(xiāng gòng)的意思:共同、互相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阳山(yáng shā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压倒。

紫阳(zǐ yáng)的意思:指天空中的紫色阳光,比喻祥瑞、吉祥的兆头。

黄道日(huáng dào rì)的意思:黄道日指的是农历中的黄道吉日,即吉利的日子。

虚无缥缈(xū wú 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或理解。

翻译
宰相和神仙共同迎接黄道吉日的到来
而神仙独自隐居在神秘的紫阳山
注释
将相:指代国家的重要官员,如宰相。
黄道日:指吉利的日子,古人认为与天象有关。
神仙:指修行得道的高人。
独隐:独自隐藏或隐居。
紫阳山:虚构或象征性的山名,可能寓意仙境。
虚无缥缈:形容非常空灵、不真实,常用来形容神仙居住的地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深山幽谷之美,表达诗人隐逸情怀的诗句。"将相共扶黄道日"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官宦之间的亲密与支持,这里的“黄道”指代帝王大道,即帝王的正道,暗示着朝廷中的和谐与统一。而紧接着“神仙独隐紫阳山”则是诗人对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向往,"紫阳山"在古代常被赋予仙境之意,体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独立生活的追求。

"云深夜注参同契"一句,用“云深”来形容天气的浓重与山的深邃,而“夜注”则是指夜间静坐冥思,"参同契"出自道教典籍,象征着对宇宙之谜的探究和对生命真理的追求。这表明诗人在深山中潜心修炼,与自然合一。

最后“身在虚无缥缈间”则是对前述境界的总结和升华,"身在虚无"意味着肉体归于空无,即超脱尘世之束缚,而“缥缈间”则形容一种既不离散又不紧密的情感状态。这一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我两忘、与自然同在的哲学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境界,对诗人的隐逸生活进行了一番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送何生龚生归曲江

肯为从师出岭来,三千子亦可人哉。

文章要似风骚体,学问非为利禄媒。

泥迹尚留鸿爪在,云程已报鹗书催。

仪刑只在乡关近,前有张余后有崔。

(0)

再用前韵送地图

炎运中天岁甲申,谁令汉鼎重千钧。

故家舆地伤瓜裂,真主城楼细指陈。

今古一时如合券,明良千载庆逢辰。

来年竹帛功名就,图绘云台笔有神。

(0)

酬吴直学·其二

惭无健笔敌苏州,蜗蚓聊鸣子夜秋。

问乐定应从季子,寻盟自许长滕侯。

伫看腾踏飞黄去,小共徜徉大白浮。

会有鸡林识风雅,一诗端把百金收。

(0)

酬张直学·其一

章水元通剑水流,朅来庠序得同游。

自从快蹋梅花雪,一洗从前茆瘴秋。

官况我今忘独冷,鸣声君合起相酬。

龙光自有张华识,句不惊人未遽休。

(0)

行宫词

一片红云拥不开,天津桥上久徘徊。

当时未了中兴业,应待君王法驾来。

(0)

孤山

老柏槎牙自古今,两翁陈迹石泉深。

孤山风物皆迁变,只有梅花独姓林。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