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朝(běi cháo)的意思:指北方的朝代或王朝。
不赀(bù zī)的意思:指人品质低下,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器重。
朝臣(cháo chén)的意思:指朝廷的官员,也可泛指朝廷中的人。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峨眉(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峰峦叠嶂。
方制(fāng zhì)的意思:指按照规矩、法度进行治理和管理。
汉仪(hàn yí)的意思:指汉族的风仪和礼节。
鸿笔(hóng bǐ)的意思:指有才华的文人的笔墨。
伤心(shāng xīn)的意思:心情受到伤害或痛苦。
叔孙(shū sūn)的意思:指叔父和侄子之间的亲属关系。
仪方(yí fāng)的意思:指礼仪规范,也表示举止端庄。
一人(yī rén)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没有他人陪伴。
执志(zhí zhì)的意思:坚定地追求目标或理想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自爱(zì ài)的意思:自己爱护自己,自重自爱。
第一人(dì yī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排名第一的人。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礼部尚书谢公昌言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与坚定的志向。首句“曾将鸿笔冠群英”,赞扬了谢公昌言以其非凡的文采和智慧,在众多才俊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接着,“自是峨眉第一人”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如同峨眉山之巅,独步天下。
“执志只期东海死,伤心老作北朝臣”两句,表达了谢公昌言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即使面对生命的尽头,也不改初心;然而,晚年却不得不在北朝为官,这种命运的转折让他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叔孙入汉仪方制,箕子归周范已陈”运用历史典故,将谢公昌言比作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叔孙通和箕子,他们在各自的时代为国家文化与制度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两句也暗示了谢公昌言虽有远大抱负,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只能在北朝任职,这与他心中的理想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正须自爱不赀身”提醒谢公昌言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与才华,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放弃自我价值的实现。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谢公昌言个人命运的同情与敬佩,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