鹙子犹应昧此缘,室中那有久如天。
《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鉴五绝·其三》全文
- 翻译
- 鹙子(比喻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屋子里怎么会有长久如天的安宁。
即使是佛法高深的老师,他的行为也超越了三千个世界,但他在西津渡口依旧保持着庄重严肃的样子。
- 注释
- 鹙子:比喻修行者或有智慧的人。
缘:佛教中的因缘,指因果关系或道理。
室中:屋子里,指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那有:怎么会有。
久如天:长久如天的安宁,形容极难得的平静。
饶师:指佛法高深的老师。
掷过:超越,这里指超越界限。
三千界:佛教中的宇宙观,指无数的世界。
浮玉:可能指浮屠(佛塔),也可能形容渡口的船。
西津:地名,可能指具体的渡口。
故俨然:依旧庄重严肃的样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五言绝句,题为《次韵无极以道寄金山寺佛鉴五绝(其三)》。诗人通过对鹙子(一种鸟,比喻修行者)的描绘,暗示佛法深奥,即使是修行者也可能对此有所领悟不足。他接着写到,即使佛法广大如跨越三千世界,但金山寺中的佛鉴(可能指寺中的高僧或佛法象征)依然保持着庄重和威严,犹如浮玉西津(可能指寺庙所在地的江边或渡口)。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对佛法深远与庄严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子规
血滴成花不自归,衔愁犹泣在天涯。
秋声又比春□苦,除却渊明劝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