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虚空手,谁能会此心。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沉吟(chén yín)的意思:沉思、凝思;静静地思考。
梵语(fàn yǔ)的意思:指印度的宗教语言梵文,也泛指印度的古代语言。
空手(kōng shǒu)的意思:空手指没有拿着东西的手,比喻没有准备、没有凭借或没有成果。
理中(lǐ zhōng)的意思:指在争论、争执中,能够把握中庸之道,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处理问题。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琴理(qín lǐ)的意思:琴棋书画是指琴、棋、书、画四种艺术形式,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全面修养和才华。
松涛(sōng tāo)的意思:形容松树随风摇曳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声音洪亮。
天半(tiān bàn)的意思:指时间或空间的一半,也可表示程度相当高。
行处(xíng chǔ)的意思:行为举止的地方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中夜(zhōng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中间时刻,也指深夜。
- 鉴赏
这首诗《绘空轩》由明代诗人屈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画家在夜晚弹琴的情景,以及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渴望。
首句“绘出虚空手,谁能会此心”,以画家之手绘出虚空,引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暗示了艺术家在创作时的孤独与深刻情感。接下来,“开琴理中夜,明月为知音”描绘了夜晚弹琴的场景,明月仿佛成为了唯一的听众,象征着知音难觅的感慨。随后,“梵语落天半,松涛生院深”运用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心灵深处的探寻与思考。最后,“披衣向何年,行处自沉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与自我反思,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哲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弹琴的场景,以及与自然界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知音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