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表(bā b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举止、言谈等方面都非常出色。
大地(dà dì)的意思:指广阔的土地、大地之上。
风立(fēng lì)的意思:形容风势劲烈,引申为形势突变或局势紧张。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呼天(hū tiān)的意思:呼喊到天空,表示愤怒、悲伤或无奈。
混混(hùn hùn)的意思:指行为不端、无法无天,不守规矩的人。
可哀(kě āi)的意思:可怜、可悲
跨海(kuà hǎi)的意思:指跨越海洋,比喻克服困难,超越障碍,实现目标。
立马(lì mǎ)的意思:立即、马上
临睨(lín nì)的意思:凝视,注视
轮回(lún huí)的意思:指事物循环往复、重复出现的状态或过程。
千劫(qiān jié)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劫难,形容经历了多次磨难或困境。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蛇龙(shé lóng)的意思:指人行为狡诈狠毒,欺骗他人,不择手段。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天问(tiān wèn)的意思:天问指的是对天地间的奥秘进行探索和追问。表示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王台(wáng tái)的意思:指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地位或职位。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雄才(xióng cái)的意思:指才智出众、才能卓越的人。
十七史(shí qī shǐ)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17部正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北史》、《新唐书》、《旧唐书》、《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宋书》、《旧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
越王台(yuè wáng tái)的意思:指的是高居而俯瞰,形容地势高峻、视野开阔的地方。
- 注释
- 越王台:一名粤王台,在广州市北越秀山上,相传是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治事处的遗迹。
混混蛇龙:意谓龙蛇混杂,贤人和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十七史:宋时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粱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唐书》、《五代史》,合称十七史。
劫:佛教名词,劫难。
轮回:佛教语,意为流转。
佛教沿用罗门教的说法而加以发扬,认为众生一直在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中生死相续升沉不定,有如车轮的旋转不停,故称轮回。
天问:《楚辞》有《天问》,为屈原心怀愤懑向天发问所作,提出宇宙问题、历史问题、人生问题等。
临睨:从高处向远方眺望。
- 翻译
- 秋风猎猎,立马在越王台上,想起历史上的人物,龙蛇混杂,真是悲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在这无穷无尽的时间里,人间经历了多少欢欣和苦难的轮回。
腐儒满腹愤藏的心事欲呼天发问,壮丽的大地河山跨海迎面扑来。
向远方眺望天外的飞云,难道当今之世就没有倚剑长啸的英雄人才!
-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时期著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所作的《秋登越王台》。诗人骑马立于秋风中的越王台上,眼前景象让他深感历史沧桑与世事变幻。"混混蛇龙最可哀",运用比喻,暗示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却又命运多舛,充满了悲剧色彩。
"十七史从何说起,三千劫几历轮回",诗人感慨历史的浩渺与复杂,十七史的记载似乎难以穷尽,三千年的劫难仿佛历历在目,表达了对历史深度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以"腐儒"自谦,流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理想变革的呼唤,同时展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寓意着深厚的历史责任感。
最后两句"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诗人俯瞰天下,云卷云舒,感叹世间英雄豪杰无数,却往往怀才不遇,表达了对个人抱负无法施展的无奈和对英雄未竟事业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康有为作为改革家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