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公权之母郭氏挽诗》
《高公权之母郭氏挽诗》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妇道始衷终,宁过三者从。

髧髦维我特,蓬首为谁容。

但识同心处,宁拘异域封。

坛前两溪水昼夜溶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āogōngquánzhīguōshìwǎnshī
sòng / wèilewēng

dàoshǐzhōngzhōngníngguòsānzhěcóng

dànmáowéipéngshǒuwèishuíróng

dànshítóngxīnchùníngfēng

tánqiánliǎngshuǐzhòuróngró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妇道(fù dào)的意思:指妇女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也泛指妇女的事务。

蓬首(péng shǒu)的意思:头发散乱,像蓬松一样。

溶溶(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异域(yì yù)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风俗、文化的地方。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高公权的母亲郭氏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对其品德的赞美。诗中首先强调了妇道的始终如一,郭氏一生坚守妇德,从未逾越应有的规范。接着,诗人提到郭氏的独特之处在于她对儿子的特别关爱,即使头发斑白,也仍然为家庭操劳,不求外在的仪容修饰。

诗人进一步指出,郭氏的内心世界深沉而真挚,她只专注于与家人同心同德,而非拘泥于地域或身份的界限。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象作结,坛前的两条溪水日夜流淌,象征着郭氏的精神永续,其慈爱与美德如同流水般长久地影响着后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郭氏的一生,赞扬了她的贤良淑德和无私奉献,以及她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好形象。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