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小 重 山 ·昨 夜 寒 蛩 不 住 鸣 宋 /岳 飞 昨 夜 寒 蛩 不 住 鸣 。惊 回 千 里 梦 ,已 三 更 。起 来 独 自 绕 阶 行 。人 悄 悄 ,帘 外 月 胧 明 。白 首 为 功 名 。旧 山 松 竹 老 ,阻 归 程 。欲 将 心 事 付 瑶 琴 。知 音 少 ,弦 断 有 谁 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归程(guī chéng)的意思:指返回原来的地方或归还的路程。
寒蛩(hán q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声音凄凉,寒冷无声。
旧山(jiù shān)的意思:指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旧日的事物。
帘外(lián wài)的意思:指事物的外部或边缘。
胧明(lóng míng)的意思:形容天色微明,刚开始明亮。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悄悄(qiāo qiāo)的意思:悄悄指的是轻轻地、不声张地、不引人注意地。形容做事谨慎小心,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瑶琴(yáo qín)的意思:指美妙的音乐或琴音,形容音乐声音悦耳动听。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白首为功名(bái shǒu wéi gōng míng)的意思:指为了功名而白发丛生,形容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顾一切的奋斗。
- 注释2
1、小重山:词牌名。一名《小冲山》、《柳色新》、《小重山令》。唐人常用此调写宫女幽怨。《词谱》以薛昭蕴词为正体。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平韵。换头句较上片起句少二字,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另有五十七字、六十字两体,是变格。
2、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3、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4、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5、月胧明:月光不明。胧,朦胧。
6、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
7、旧山:家乡的山。
8、付:付与。
9、瑶(yáo)琴:饰以美玉的琴。
10、知音:《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三国·曹丕《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伯牙绝弦於钟期,仲尼覆醢於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唐·杜甫《哭李常侍峄》:“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明·唐顺之《谢病赠别高参政》诗:“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浩然《艳阳天》第六九章:“(弯弯绕)可见到‘知音’了,哪还肯白白地放过去呢?”
- 译文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 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灸人口的爱国佳作。这首《小重山》词,改用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将领如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词抒写了这种感慨。此词上半阕写出忧深思远之情,与阮籍《咏怀》诗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似。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低沉消极,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手法点出“知音”难遇的凄凉的情怀,甚为悲伤忧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具庆堂
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太学儒生忠孝士,矫首南云几千里。
堂上双亲八十馀,堂下玉立三兄弟。
东家积得金满籯,何如教子传一经。
西家作官金络马,何如种萱北堂下。
陈绮席,进华觞,听我长歌具庆之高堂。
儿在远道,亲归故乡。儿业日以广,亲年日以长。
它年紫诰鸾回纸,圣德如天无远迩。
请看进士欧阳詹,不在亲傍亲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