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趼足(jiǎn z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困难,形容艰辛努力,拼搏奋斗。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沈浮(shěn fú)的意思:指人的命运、地位、声誉等在社会中的起伏变化。
霜风(shu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风。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阳间(yáng jiān)的意思:阳间指的是人间,即人类生活的世界。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重重(chóng chóng)的意思:重复叠加,层层叠叠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桂阳鹿头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霜风过雨不胜寒”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秋日的清冷氛围,霜风与细雨交织,寒意袭人。接着,“木落重重见远山”一句,通过树叶的凋零,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同时远处的山峦在落叶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深远。
“风捲沈浮横浦外,鸟飞明灭夕阳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动态的自然景观。风吹动着水面,使得水面上的波纹起伏不定;而夕阳下,鸟儿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这种动静结合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赪肩道永方南去,趼足何时得北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艰辛与对归途的渴望。赪肩和趼足分别指代长时间行走在路上的劳累与疲惫,诗人感叹自己南行的道路漫长且艰辛,何时才能回到北方的家乡,充满了对自由与归宿的向往。
最后,“杖屦登临共回首,自怜五泽入荒蛮”两句,诗人站在高处,回顾来路,心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自己处境的自怜。五泽入荒蛮,可能是指自己身处偏远之地,表达了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深秋时节,旅人思乡的凄美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廿日夜梦韩生唯传动静如常时而面黄惨臃肿予意传其死者之妄不以为梦也觉后成诗一首时残月印衾鸡声喔喔谯楼已四鼓矣为之凄绝
曾将幽意寄冥冥,梦里相逢泪欲倾。
地下不知成久别,人间空复话生平。
才名每惜邢居实,贫病多惭马长卿。
老我归来丘壑底,余哀儗作楚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