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门寺次韵》
《龙门寺次韵》全文
明 / 周光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东望龙门紫烟,江行十里到诸天

长林暑尽松风细,匹红晴飞汉水悬。

一叩法宫心自远,况逢珠树月初圆。

宰官现出僧休讶,不为笙歌酒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长林(cháng lín)的意思:茂密的森林或丛林

法宫(fǎ gōng)的意思:指法庭或法院。

汉水(hàn shuǐ)的意思:指汉江,也泛指河流。

酒船(jiǔ chuán)的意思:指酒杯,酒杯中的酒。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月初(yuè chū)的意思:指一个月的开始或开头。

宰官(zǎi guān)的意思:指权力骄横,欺压百姓的官员。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珠树(zhū shù)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或事物优美出色。

紫烟(zǐ yā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烟雾弥漫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龙门寺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的宁静感受。首句“东望龙门入紫烟”,以“紫烟”渲染出龙门山的神秘与壮观,引人遐想。接着“江行十里到诸天”,通过行进的距离和到达的地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体验。

“长林暑尽松风细”一句,细腻地描绘了夏日过后的清凉景象,松林中的微风轻拂,给人以舒适之感。“匹红晴飞汉水悬”,则以“匹红”(可能指云彩或落日余晖)与“汉水”的结合,展现了水面上的光影交错之美,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一叩法宫心自远”,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虔诚拜访,内心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况逢珠树月初圆”,在月圆之夜,诗人遇到了如同珍珠般璀璨的树木,这种景象更增添了诗人的感慨与喜悦。

最后,“宰官现出僧休讶,不为笙歌载酒船”,通过对比世俗的热闹与寺庙的清静,突出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心灵自由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周光镐
朝代:明   字:国雍   号:耿西   籍贯:潮阳

周光镐,字国雍,号耿西。潮阳人。孚先子。明穆宗隆庆五年(一五七一)进士,初授宁波府推官,升南京户部主事,改吏部主事。出任顺庆知府。神宗万历十四年(一五八六)擢副使,监军征西南彝,有功。历官建昌参政、临巩按察使,升宁夏巡抚。召为大理寺卿。以老乞休,筑明农草堂,读书其中,从游者多为知名士。卒年八十一。有《明农山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浪淘沙.客窗听雨

绿柳正飞绵。半是阴天。孤灯和枕不成眠。

青火未吹光似豆,故闪风前。花事正焉然。

好景谁怜。客游还到大江边。

细雨连宵看皓魄,谁缺谁圆。

(0)

菩萨蛮·其四广陵邸中,题书尾寄闺人

韶光九十轻抛掷。柔风腻雨无人惜。懊恼大刀头。

何时是倦游。但留颜色好。珍重宜男草。

莫更寄征衣。春归侬也归。

(0)

瑞雪浓慢.广陵邸中寄示闺人

九秋挽带,三春判袂,才信别离容易。

玉簪恩重,金鸭香浓,靓妆依约在臂。

去年此日,梁鸿溪畔,绛纱初系。

便广陵、听吹箫明月,忍看佳丽。月中情,花下泪。

几回难说,向人前寄。

绣床停剪,锦字裁绡,空懊黔娄夫婿。

眉间眼底,蹙新愁、还教暗避。

归来亲揾啼痕,道伊备细。

(0)

菩萨蛮.秦邮夜泊

秦邮城外湖千顷,烟蒲夜宿鵁鶄冷。

水面月痕生,东风舴猛轻。望中青欲雨。

贞女祠边树。酒酽烛花垂。一编淮海词。

(0)

醉春风.闺恨

一树繁花摆。少个人儿在。阑干暗拍费沉吟,悔。悔。

悔。错剪云鬟,虚传锦札,相思空害。拚得分开罢。

双泪罗襟洒。枕馀衾剩为何人,待。待。待。

屈指幽期,几番误了,韶华难买。

(0)

贺新郎·其十一为檗子寿

贮腹书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雾飞云遣。

老笔纷披姿媚出,冰洒铁梅芳泫。

高咏遍、蜀笺吴茧。

六代江山文酒地,记孝侯、台畔春阴浅。

龙竟卧,蠖羞展。客游不藉纵横显。

日端居、犀香温透,墨池摩扁。

生受鹿门妻子福,万态扰龙驯犬。

爱白璧、微瑕全免。

相约卜邻投老去,有青溪、茅屋堪重典。

花共插,竹同剪。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