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明 道 祠 满 宋 /刘 克 庄 初 作 衡 山 香 火 缘 ,不 教 俗 事 到 吟 边 。清 狂 畴 昔 有 三 藁 ,警 策 即 今 无 一 联 。汝 辈 未 宜 轻 宿 士 ,此 翁 犹 及 见 先 贤 。丁 宁 稚 子 收 残 草 ,他 日 笺 家 要 谱 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草(cán cǎo)的意思:指残破的草木,比喻残疾或衰老的人。
畴昔(chóu xī)的意思:很久以前的时光。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衡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很好。
即今(jí jīn)的意思:即刻,现在。
警策(jǐng cè)的意思:警戒和警示的策略或办法,用以提醒人们警惕和防备。
汝辈(rǔ bèi)的意思:亲属、同辈
山香(shān xiāng)的意思:山中的香气,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卓越的才能。
宿士(sù shì)的意思:指在旅途中住宿的人。
俗事(sú shì)的意思:指平常、普通的事情或琐事。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先贤(xiān xián)的意思:指已故的有德行、有贡献的前辈人物。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一联(yī lián)的意思:一对连续的诗句或对联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香火缘(xiāng huǒ yuán)的意思:指寺庙或宗教场所的香火和信徒之间的关系。
- 注释
- 初:起初。
作:结下。
衡山:地名,指衡山(位于湖南)。
香火缘:与寺庙或宗教相关的缘分。
俗事:世俗的事务。
吟:吟诵,作诗。
清狂:放纵不羁,行为狂放。
畴昔:往昔,从前。
藁:古代的一种文体,此处指诗文。
警策:警世或激励人心的言论。
无一联:没有新的佳句。
汝辈:你们这些人。
轻宿士:轻视有经验的老者。
此翁:指诗人自己。
先贤:前辈中有德行或成就的人。
稚子:幼小的孩子。
收残草:收拾剩余的诗稿。
笺:写在信纸或薄纸上。
谱年:记录历史,编纂家谱。
- 翻译
- 起初因衡山结下香火之缘,不让世俗之事打扰我的诗篇。
昔日我曾放纵不羁,如今却无佳句可寻。
你们不应轻易小看老成之士,我还记得先贤们的风范。
叮嘱幼子收拾残余的草稿,将来编纂家史时要用上这些岁月痕迹。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衡山上焚香冥想,追寻往昔三藁(古时祭祀用的米束)之清狂意境,而现实中却无一联可及的感慨。诗中“汝辈未宜轻宿士”一句,劝诫后辈不要轻易自满于已取得的一点成就。而“此翁犹及见先贤”则表达了诗人对前代贤者的怀念和敬仰。最后两句“丁宁稚子收残草,他日笺家要谱年”展示了诗人对于后辈收集残留事物以备将来编撰家族史册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世代的寄托。诗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维护,以及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整体风格沉郁而不失雅致,反映出宋代文人的文化自觉和历史使命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流子.春感
春光又到也,全不惜、霜鬓不禁愁。
问归飞双雁,江南塞北,冰融风软,何处堪留?
莫轻弃、鱼波翻縠皱,鹭影挂银钩。
但爱风高,黄沙眯目,为贪月冷,白草含秋。
垂杨摇荡处,绾不住、绿水去悠悠。
饶有荇牵翠带,难系浮沤。
看彻踏青,眉皆黛蹙,相逢折柳,泪总珠偷。
叹千金春价,一刻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