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出房俱鐍,人游榼自随。
隔溪望城郭,未觉似春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中的寻觅。诗人表达了自己久违水西寺,十年来心中一直有着梦想和思念。"重行兵后路"可能暗示着诗人经历过战乱,故而走的是曾经兵临之地的道路。在这种情境下,他还在寻找壁间诗,这或许是他对文化、艺术的一种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僧出房俱鐍,人游榼自随"则描绘了一幅寺庙生活的画面,僧侣们从房间出来,而游人则依着寺内的小路自由漫步。这种平静的景象与前文中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或许在诗人心中,是一种向往和逃避现实的心境。
"隔溪望城郭,未觉似春时"展现了诗人隔溪远眺城郭的场景,但他并没有感到时间的流逝,仿佛依旧是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这也许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一种无奈,以及对于美好时光永不再来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渲染,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往昔的深切怀念。
两山南北峙,四水贯此州。
登临岂不嘉,出门自寡俦。
客乡几重九,岁月如奔流。
萧然具果饮,聊以散百忧。
平生和陶集,韵高乃敢酬。
乃复咏歌之,岁晚葆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