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荆公读书堂》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王 荆 公 读 书 堂 宋 /吴 龙 翰 六 籍 纷 纷 尽 可 奴 ,翻 腾 字 说 乃 菑 畲 。可 知 山 半 青 灯 夜 ,只 读 商 君 一 卷 书 。
- 翻译
- 古代典籍纷繁,都可以被我利用
在文字中探索,就像开垦荒地一样
- 注释
- 六籍:古代的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乐》、《易》、《春秋》)。
纷纷:众多、杂乱。
尽可奴:都可以为我所用。
翻腾字说:在文字中反复推敲、研究。
乃菑畬:比喻像开垦荒地一样深入探究。
可知:可以想象。
山半:山腰处。
青灯夜:明亮的油灯下(夜晚读书的情景)。
只读:只专心阅读。
商君:指商鞅,战国时期的政治家。
一卷书:一本书,这里特指商鞅的著作。
-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代文学家吴龙翰所作,名为《王荆公读书堂》。诗中透露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对知识的尊重。
“六籍纷纷尽可奴”,这里的“六籍”指的是儒家的六部经典,即《易》、《书》、《诗》、《春秋》、《乐》、《仪礼》,而“尽可奴”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经典作品极高的评价,认为它们是知识的宝库,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和遵循的。
“翻腾字说乃菑畬”,这句话强调了文学作品在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翻阅、研究(“翻腾”)和讨论(“字说”),古代文献(“乃菑畬”)得以保存并流传下来。
“可知山半青灯夜”,这里诗人借“山半”来形容时间的推移,暗示了深夜时分,读书人的灯火如同山一般高。这种意象强调了读书人的刻苦和对知识的渴望。
“只读商君一卷书”,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商鞅的尊崇之情。商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法家,主张变法图强,其思想深远而影响广泛。这里的“一卷书”可能指的是商鞅的著作或与其相关的文献。
整首诗通过对古籍的赞美和学习过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传承的重视,以及个人修养的追求。此外,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历史智慧的尊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程舍人近侍入闽
路公溪上鹤发翁,眼光照日颜如童。
厖眉垂鬓有仙骨,骈集五福天所钟。
螭头暂辍三长手,杖节扶舆入闽峤。
弧南一夜晶辉浮,海隅草木俱荣耀。
朱金拜后古所稀,绣绂全胜衣綵衣。
玉觞荐寿须珍奇,更待蟠桃结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