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时词四首·其三》
《四时词四首·其三》全文
明 / 陆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架上絺衣卷翠丝,手中团扇怯风吹。

侍儿不识人心别,还把红盐竹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红盐(hóng yán)的意思:指血,也表示战争、屠杀、残酷等含义。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侍儿(shì ér)的意思:指侍奉主人、服侍他人的人。

识人(shí rén)的意思:指能够辨别、了解人的品质、能力、性格等。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竹枝(zhú zhī)的意思:指某人在困境中能够保持坚强的品质和乐观的态度。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釴的《四时词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夏日清雅的画面。首句“架上絺衣卷翠丝”写的是轻薄的细葛衣叠放架上,翠绿的丝线若隐若现,透出夏日的凉意。次句“手中团扇怯风吹”则通过主人手持团扇的动作,传达出对微风的敏感和防备,暗示了夏日炎炎热浪扑面。

“侍儿不识人心别”一句,以侍女的无知无觉,反衬出主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可能主人在炎炎夏日中感到孤独或思绪纷飞,而侍女并未察觉到这种情绪上的异样。最后一句“还把红盐洒竹枝”,通过侍女误将红盐当作驱蚊之物洒在竹枝上的情节,增添了生活中的小插曲,也寓言了主人此刻心境的复杂与微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细节入诗,通过夏日服饰、团扇和侍女的举动,展现了主人公在炎炎夏日中的闲适与微妙的情感波动,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

作者介绍
陆釴

陆釴
朝代:明   字:举之   号:少石子   籍贯:浙江鄞县   生辰:1495年-1534年

陆釴(1495年-1534年),字举之,号少石子。浙江鄞县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杨维聪榜进士第二人。授翰林编修。嘉靖初年,“大礼”议起,陆釴以忤当权者被贬为湖广佥事,转山东副使督学政。当时,山东无通志,陆釴叹道:“周公孔子,百世之师,六经斯文之祖,泰山五岳之宗,此一方文献,而天下古今事备焉,志奚可废。”乃编辑成书。而陆釴由此患病去世。陆釴他锐志问学,尽览经史百家,为文奥衍宏畅,诗则温醇而典婉,有晋唐之风。著有《少石子集》十三卷等。
猜你喜欢

十一月望后同徐子融黄子功送先生归闽是夕宿分水岭头遇雪次早别先生二兄北归约联诗不成自赋一绝

先生风节本高寒,千仞峰头雪正漫。

一夕诸生聆妙论,时人莫作剡溪看。

(0)

笺年老逢春八首·其四年老逢春春莫疑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时。

且无形可见,只有意能知。

(0)

诉衷情令·其二

嫩寒侵帐弄微霜。客泪不成行。

料得黄花憔悴,何日赋归装。楼独倚,漏声长。

暗情伤。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

(0)

酬同志

风光易销歇,尊□足闲情。

谷雨春江暮,茶烟晓寺晴。

认巢归燕熟,辞树落花轻。

湖上明朝约,初裁白苧成。

(0)

寄翁宾旸

历历长涂谒鲁侯,征尘宁复恋貂裘。

江城露冷霜初滑,海谷冰消水欲流。

夜月观书徐稚榻,春风听乐仲宣楼。

料君频作西湖梦,曾忆孤山有旧游。

(0)

夜泊

停舟野渡头,客路恨悠悠。

叶落风千树,钟残月半楼。

芦花双过雁,莎草独眠鸥。

山鬼烧青火,飞来照髑髅。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