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沸三年珠屿黑,天烘一角火峰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碧血(bì xuè)的意思:指英勇奋战,流尽最后一滴血。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苌弘(cháng hóng)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激昂,意味着豪情壮志和豪放不羁。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鹄形(hú xíng)的意思:形状像鹄。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尽是(jìn shì)的意思:充满、全是
离乱(lí luàn)的意思:指事物分离,混乱无序的状态。
楼头(lóu tóu)的意思:楼头指的是位于楼房顶部的部分,也可以引申为最高的位置或最前沿的地方。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血腥(xuè xīng)的意思:形容残酷、凶险、暴力的情景或事物。
苌弘碧血(chāng hóng bì xuè)的意思:指义愤填膺、心情激动到极点,形容对不公正行为或事件感到极度愤怒。
-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与悲凉的人情描绘了乱世中的苍凉景象。首句“不见苌弘碧血腥”,借典故表达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苌弘为忠臣遭冤而死,其血化为碧玉,此处暗喻历史上的冤屈与不公。接着“江山离乱杜陵经”一句,将个人遭遇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杜陵是杜甫的故居,这里借指历经战乱的江山,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代的深切忧虑。
“相逢白发黄倪辈,尽是饥鸠老鹄形”两句,通过描述白发苍苍、身形瘦弱的老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战争与苦难给人民带来的深重伤害,揭示了社会底层百姓在乱世中的悲惨命运。
“海沸三年珠屿黑,天烘一角火峰青”则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海面如沸,珠屿变黑,天空烘烤,火峰显青,这些意象强烈地渲染了战争的恐怖气氛,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最后,“涛声远远蛟龙啸,日夕楼头当哭听”两句,以自然界的声响象征人类的痛苦与哀伤,涛声中蛟龙的啸叫,仿佛是对人间苦难的无声控诉,而“日夕楼头当哭听”则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内心的悲痛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社会现状和个人感受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乱世的深切关怀与悲悯之心,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酒边见烧各赋一体
淮山烧色起,阴剥应期约。
开辟界限定,蠹根不藉钁。
焦枯烬无踪,艳阳春有脚。
爆烈狐兔窜,惊迫魍魉烁。
尖危腾斜燄,汊角迸横焯。
死卉沸沉烟,游云避浮虐。
入夜光尤皎,逮晓焮自若。
蛰虫潜穴散,猛虎奔渊跃。
势欲凌虚霄,倏忽风掠绰。
荧荧断续见,江流飏昭灼。
青黄数宵陨,何在事采斸。
远客诧希遇,俯仰发叹噱。
斗杓指东寅,天公又斲削。
霜气逼衾重,对眠向溪阁。
吴李制属同寓富池双泉寺畏寒索饮因写真愫
秋扇已弃物,寒衣还催装。
偃息觉寒侵,客况入渺茫。
宿疢不时作,难恃筋力强。
畏热亦畏寒,此固人之常。
今此露寒初,畏缩尤周章。
共君蛰寺楼,雨话几对床。
布褐莫禁风,芒鞋莫抵霜。
无聊思往时,意惬交秋凉。
散发醉瑶台,濯足歌沧浪。
悲凉所不识,安知有摧伤。
邻家浊酒香,邻僧不住尝。
亟沽两瓷坛,连倒浇酸肠。
敌寒固尚赊,姑遣秋宵长。
少年挽不来,乌兔有底忙。
下江
下江值云簇,水色透沙清。
挂席风势烈,两岸无人行。
野市门多关,久绝鸡犬声。
时势驱之然,茫昧嗟予生。
兴怀孤山人,种梅千古名。
浮荣梦幻耳,世事春云轻。
邻船羞小鲜,佐以红酒烹。
欣然暖曲身,慨此奔走情。
退省毋悠悠,进寸徒营营。
拄笏看西山,归来有时成。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