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位定依庭柏影,荐仪空托沚蘋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位(bài wèi)的意思:表示对某个位置或职位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醇儒(chún rú)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儒家学者。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地产(dì chǎn)的意思:指土地和房地产的意思。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利心(lì xīn)的意思:指人心机深沉,善于利用别人的弱点或短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两来(liǎng lái)的意思:指双方互相来往、互相交流、互相往来。
迁史(qiān shǐ)的意思:指将历史事件或事实歪曲、篡改,以达到某种目的或谋求私利。
祠堂(cí táng)的意思:祠堂是指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题为《两过德州未谒董子祠诗以志过》。邵宝以“地产醇儒郡有光”开篇,赞美德州之地孕育了众多饱学之士,光耀一方。然而,他两次经过德州却未能拜访董仲舒的祠堂,表达了遗憾之情。
接着,“两来犹未谒祠堂”一句直抒胸臆,点明了诗人未能如愿一瞻董子祠的遗憾。董仲舒是西汉著名的儒家学者,对后世影响深远,邵宝对他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春秋义已传迁史,谊利心曾辨粤王”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董仲舒在历史上的贡献与影响力。春秋大义被载入史册,其关于利益与道义的辨析,甚至影响到了粤王这样的历史人物,展现了董仲舒思想的深远意义。
“拜位定依庭柏影,荐仪空托沚蘋香”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在董子祠前拜祭的情景。拜位旁依着柏树的影子,象征着对先贤的尊敬与缅怀;荐仪(祭祀时所献的物品)虽空置,但蘋香(水生植物的香气)仿佛寄托了对董仲舒的思念与敬意。
最后,“孤城回首风尘里,读罢遗书送夕阳”两句,以德州的孤城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独自回望德州,夕阳西下之时,心中满是对董仲舒遗书的阅读与思考。这一场景既表达了对董仲舒的怀念,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邵宝对董仲舒的敬仰之情以及未能亲自拜谒董子祠的遗憾,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董仲舒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妇生朝李倅□同其女载酒为寿用韵谢之
曾向君王说,臣愿守嘉州。
风流别乘初届,元在越王楼。
湖上龟鱼何事,桥上雁犀谁使,争挽海山舟。
便遣旧姻娅,解后作斯游。晚风清,初暑涨,暮云收。
公堂高会,恍疑仙女下罗浮。
好是中郎有女,况是史君有妇,同对藕花洲。
拟把鹤山月,换却鉴湖秋。
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天公富万有,盈宇何充充。
秋风一摇落,所得缘手空。
忽于臞悴中,睹此寒露丛。
天然真富贵,送尽人间穷。
雅传与骚经,凡卉亦见容。
胡为抱昭质,一盼独未蒙。
或讶木末褰,或比水间红。
至近前上处,至明日方中。
硕人亦俣俣,于此犹不逢。
莫我知矣夫,伫立看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