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百(bàn bǎi)的意思:指五十岁左右的年龄。
簿领(bù lǐng)的意思:指人的领子整齐而平直。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束书(shù shū)的意思:指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约束在书本之中。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因声(yīn shēng)的意思:因为声音而产生影响或结果。
子公(zǐ gōng)的意思:子公是一个用来形容人非常短小、年龄很小的成语。它通常用于形容年幼的孩子或者身材矮小的人。
- 注释
- 寒温:指气候变化或人事冷暖。
虚名:空洞的名声,指名誉而非实质成就。
杜老: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束书:捆扎书籍,形容整理书籍的行为。
半百:五十岁,古代以五十为半百之龄。
一行:一事,指有实际成就或行动。
计数疏:计算失误,比喻做事不精细或成效甚微。
傥非:倘若不是,表假设。
奉子公:奉承权贵或上司。
何如:怎么样,询问自己的处境。
斋叟:素食者,指隐居或修行的老人。
簿领:官府文书,指繁重的公事。
想多馀:猜想、推测,意指可能有多余的时间。
- 翻译
- 寒冷与温暖交替询问虚无的名声,老杜厌倦了整理书籍。
年过半百却一事无成,仿佛计算失误般稀疏。
如果并非为了奉承权贵,不妨问问自己的境况如何。
在交谈中遇到一位斋居的老者,想必他公务繁忙之余还有闲暇时光。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秋怀十首》第四首,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虚名的淡泊态度和对日常生活的反思。首句“寒温问虚名”暗示了诗人对于名誉的关注并非出于实际需要,而是出于外界的询问和评价。接着,“杜老厌束书”引用杜甫(杜老)的典故,表明诗人对于繁琐的书籍事务感到厌倦,可能暗指官场文书的繁重。
“半百无一行,又似计数疏”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疏忽,即使到了五十岁,也没有真正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里的“半百”指的是五十岁,而“计数疏”则表示对时间或计划的不精细管理。
后两句“傥非奉子公,不妨问何如”表达了诗人对是否应该继续追求这些虚名的疑问,如果只是为了迎合他人(奉子公),那么这样的生活是否值得?最后,“因声遇斋叟,簿领想多馀”以“斋叟”自比,暗示自己在繁忙的公事之余,对于这种虚名的追求可能只是多余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内心修养和简朴生活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