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
- 元宵节时细雨中欣赏宫中的梅花,诚挚邀请光明的君主和长寿的圣人前来。
在微醺的状态下,君王被人扶上车驾,仪仗队点亮灯火护送他返回。
- 注释
- 元宵:中国农历正月十五的传统节日,有观灯、吃汤圆习俗。
雨:指下雨的天气。
宫梅:皇宫中的梅花,象征高洁。
光尧:对君主的尊称,意为光明的君主。
寿圣:长寿的圣人,可能指长寿的皇室成员或尊贵的长者。
醉里:酒后,微醺的状态。
君王:古代最高统治者。
辇: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多用于帝王乘坐。
銮舆:装饰华丽的车驾,专指皇帝乘坐的车辆。
半仗:仪仗队的一半,表示规模宏大。
点灯:点亮灯火,可能是夜晚出行的仪式感。
回:返回。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元宵节(即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时值正月十五日)夜晚的雨中赏梅景象。宫廷中的梅花在春雨中更显得清新脱俗,而这恰好是诗人赏心悦目的场合。
"请君王寿圣来"一句透露出皇后对君主健康长寿的祝愿,体现了古代妇女对家庭和丈夫的关怀与忠贞。同时,这种表达方式也反映出宫廷生活中的礼仪与规矩,即便是在私密的情境下,也不忘维持一种庄重的语气。
"醉里君王扶上辇"则描写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君主在酒宴后,由侍从扶持登上轿子,这样的细节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奢侈与细腻。"銮舆半仗点灯回"更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氛围,以及宫中人员在雨中使用灯笼照明的情况,既有实用性也增添了一份浪漫气息。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赏梅、君王寿诞祝愿以及醉酒后扶辇回宫等细腻场景的刻画,展示了宋代宫廷女性的生活情趣和她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同时,这些细节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贵族阶层的奢华生活方式,以及诗人杨皇后在这种环境下的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步月.本意
小市门东,板桥巷北,暗中瞥见芳姿。
明眸腻脸,夜静漾帘衣。
碧柳映、几层衫子,红蕖露、一辆鞋儿。
斜靠著、江梅一树,刚到半开时。
铜驼街又敞,奈珠屏似水,此恨谁知。
弄春纤、香橙代解,回秋水、罗帕亲携。
归去也,一钩春月水仙祠。
调笑令.咏古七首·其四安妃
九华安妃游玉乡,交裙携带招帝郎。
情缠双好发朗唱,紫清琐掖排银房。
杨羲自是神仙子,不比人间许长史。
左宫亦有王夫人,红颜调笑斟琼醴。琼醴。调芳旨。
天上风流聊复尔。杨家自是神仙子。
双笑欢兼昔旨。一幅青书鸾凤纸。为授真妃灵纪。
调笑令.咏古七首·其一张女郎
张家二女天人姿,西风秦陇吹空祠。
吴兴瘦沈美风调,邂逅一笑难为持。
客亭惝恍婵娟子,翠幰珠軿去如驶。
酒坐琴声箜篌声,姊妹双双落红水。红水。啼难止。
弄罢箜篌相顾起。女郎祠掩西风里。
绣幌明帘徙倚。兰香姨与智琼姊。怀恨多年同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