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惜红衣.和家兄赋荷花紫草》
《惜红衣.和家兄赋荷花紫草》全文
清 / 李符   形式: 词  词牌: 惜红衣

檀粉轻匀,莲衣碎颤,别生春艳

麦乍青时,空畦早开遍。

分明叠锦,吹几阵、东风难捲。孤燕。

贴地飞来,似并刀裁剪秧田小岸。

菜人归,香弓留恋斜阳影里,绀袖斗深浅

画榼翠尊俱载,坐比绣茵还软。

爱杏村花舞,添了紫塍红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裁剪(cái jiǎn)的意思:指根据需要剪裁,修整,使之符合要求。

菜人(cài rén)的意思:指无能力、无才干的人,形容某人在某方面的能力或才干非常差。

春艳(chūn yàn)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鲜艳。

翠尊(cuì zūn)的意思:指翡翠制成的酒杯,用来比喻珍贵而又美丽的物品。

村花(cūn huā)的意思:指乡村中最美丽、最出色的女子。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留恋(liú liàn)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产生深深的依恋、不舍之情。

轻匀(qīng yún)的意思:形容声音轻柔悦耳。

深浅(shēn qi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程度的深浅。

檀粉(tán fěn)的意思:指善于伪装、虚伪的人。

挑菜(tiāo cài)的意思:挑选菜品,比喻挑选事物或人才。

贴地(tiē dì)的意思:指态度谦逊、行动谨慎,不张扬、不高调。

香弓(xiāng gōng)的意思:形容文采或技艺出众。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杏村(xìng cūn)的意思:指杏花盛开的乡村,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象。

秧田(yāng tián)的意思:指田地里长出的秧苗,比喻事物初生或初现的样子。

鉴赏

这首《惜红衣·和家兄赋荷花紫草》是清代词人李符的作品,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词中以“檀粉轻匀,莲衣碎颤”起笔,形象地描绘出荷花含苞待放的娇嫩姿态,如同女子精心打扮后的动人风采。接着,“麦乍青时,空畦早开遍”描绘出春天麦苗初生,田间空地上荷花盛开的景象,充满活力。

“分明叠锦,吹几阵、东风难捲”运用比喻,将花朵比作锦绣,东风也无法将其吹散,表达了对荷花美丽与坚韧的赞美。随后,“孤燕。贴地飞来,似并刀裁剪”引入燕子,以飞翔的姿态衬托出荷花的娇美,仿佛是自然的巧手精心裁剪。

“秧田小岸。挑菜人归,香弓也留恋”转而写到农人归家,连农具都似乎被花香吸引,侧面烘托出荷花香气四溢。傍晚时分,“斜阳影里,绀袖斗深浅”描绘出女子在夕阳下采撷紫草的场景,色彩对比鲜明,富有画面感。

最后,“画榼翠尊俱载,坐比绣茵还软”描绘出人们在花海中饮酒作乐,享受生活的惬意,而“爱杏村花舞,添了紫塍红点”则以杏花与紫草的点缀,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整体来看,李符的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田园的美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李符
朝代:清

(1639—1689)清浙江秀水人,原名符远,字分虎,号耕客,又号桃乡。善诗词,工骈体。与兄李绳远、李良年号浙西三李。与朱彝尊等结诗社。后客居福建茶官署,暴卒。有《香草居集》。
猜你喜欢

奉和缪书屏见寄

结赏在蓬藋,如君复几人。

虚怀佩归竹,旧意感劳薪。

野衲休饶舌,遗民耻献身。

相要如水淡,不更慕雷陈。

(0)

时事杂感四首·其二

一木何曾大厦支,每从婞直得猜疑。

有穷乘乱因民日,安汉欺心下士时。

已分出山成小草,转嫌投鹊竟无枝。

故宫未便伤禾黍,朝践何年奉羽仪。

(0)

和叶荭渔友赵某墨菊二首·其一

缟袂仙人今尚存,全凭墨客与招魂。

师雄他日重相忆,却下较浮过范村。

(0)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其一

秋来归梦满天涯,丛菊开时道路赊。

倘遇君家章士雅,好寻古镇问黄花。

(0)

初夏即事

青春既受谢,翳翳景将夕。

林阴日晻薆,时雨多芳泽。

好风从南来,清光动瑶席。

閒门闭芳草,幽鸟避行客。

长条始结繁,渌水荡虚碧。

借问山中人,何以慰嘉客。

(0)

雨夜

昼接殊草草,百忧欺枕生。

油灯昏独夜,窗雨乱寒更。

时难思舟楫,端居愧圣明。

渡江诸将士,何以答升平。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