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迂斋次夏提学韵》
《迂斋次夏提学韵》全文
明 / 何乔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长佩高冠气浩然从教人笑腹便便

欲持凿枘先哲,肯竞周容少年

每叹终南多捷径,岂知涑水名贤

庭前磊磈长松老,耻共群葩较丑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便(pián pián)的意思:指轻便、方便。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捷径(jié jìng)的意思:指能够迅速达到目的的方法或途径。

磊磈(lěi wěi)的意思:形容物体高耸、堆积如山。

名贤(míng xián)的意思:指有名望和才德的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涑水(sù shuǐ)的意思:涑水是指踏水而过,也可以比喻克服困难、顺利度过难关。

先哲(xiān zhé)的意思:指古代有德行、有学问、有智慧的先贤。

有名(yǒu míng)的意思:有名指的是名声大,广为人知。

凿枘(záo ruì)的意思:比喻合作默契,互相配合得恰到好处。

周容(zhōu róng)的意思:指人的仪容举止得体,容貌端庄。

腹便便(fù pián pián)的意思:形容肚子饱胀,吃得过多。

鉴赏

这首诗《迂斋次夏提学韵》是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的独特个性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首联“长佩高冠气浩然,从教人笑腹便便”,开篇即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外在与内在气质。佩带长佩,头戴高冠,气度不凡,虽遭人嘲笑其腹大如鼓,却依然保持内心的坦荡与自信。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风骨,也暗示了他不为世俗所动,坚守自我品格的态度。

颔联“欲持凿枘同先哲,肯竞周容逐少年”,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志趣与追求。他渴望像古代圣贤一样,秉持正直,不随波逐流,拒绝迎合年轻人的风气,坚持自己的原则与理想。这表现了诗人对道德与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态度。

颈联“每叹终南多捷径,岂知涑水有名贤”,诗人感叹于现实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取巧的捷径,而自己却坚守正道,如同终南山中隐士一般。然而,他并不因此自闭,而是发现涑水之地同样藏有德才兼备的贤者。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尊崇,以及对人才的欣赏与渴望。

尾联“庭前磊磈长松老,耻共群葩较丑妍”,以自然景象作比,将诗人自身比作庭院中的老松,不与百花争艳,而是以其坚韧不拔的品质自傲。这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自豪,也是对高尚情操的颂扬,表明诗人宁愿保持独立与高洁,也不愿与世俗的浮华相比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高尚的人格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

作者介绍

何乔新
朝代:明   号:椒丘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生辰:1427年-1502年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又号天苗。江西广昌旴江镇人,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猜你喜欢

浮海·其一

试将我意问冯夷,士子何辜苦祸之。

不放禹门看鲤化,却教瀛海觅鲸骑。

云梯莫步波心月,丹桂难攀影里枝。

手把香醪无土滴,白头空有泪双垂。

(0)

含笑花·其二

白白红红竞好春,含香羞涩似含颦。

无端却被崖州户,错怪山花解笑人。

(0)

九日登高写怀

桓温浪作九州伯,孟嘉本是三司人。

薰天香臭今何在,惟赏龙山落帽尘。

(0)

东园八景·其四懒榻

周君凭小榻,自说懒无疋。

要学陈希夷,一睡四十日。

(0)

读宋史

南边七叶选重光,世及重昏亦可伤。

宫色渐非天水碧,柘袍又看女真黄。

外夷岂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说二杭。

堪恨三朝谋国是,是谁惟有杀忠良。

(0)

荔枝

东园丹荔熟,扶杖亦闲过。

土产无中贯,园丁荐绿罗。

永元存谏草,天宝泯馀波。

泰运真难遇,林泉奈老何。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