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禅和(chán hé)的意思:指心境平和、内心安定,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堵波(dǔ bō)的意思:形容交通拥堵,无法通行。
凡是(fán shì)的意思:指一切、所有。表示对事物的普遍适用性。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蒲鞋(pú xié)的意思:比喻贫穷、卑微的生活。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是凡(shì fán)的意思:普通人,一般人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水母(shuǐ mǔ)的意思:指人无所事事,无所作为,像海洋中的水母一样漂浮。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下头(xià tou)的意思:下头是一个表示位置低于某物或某人的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地位、级别或能力低于他人。
形模(xíng mó)的意思:形状像模样,外形相似
休问(xiū wèn)的意思:不再问询或打听。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禅师在水母潭边修行的生活,充满了禅意与哲思。诗中以水母潭边的窣堵波(佛塔)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形象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水母潭边窣堵波,下头有个老禅和。” 开篇即以水母潭与窣堵波为引子,点明了地点与人物身份,老禅师的形象仿佛从自然之中生长而出,与环境和谐统一。
“蒲鞋旧日曾供母,宝寿平生不渡河。” 这两句通过老禅师过去供养母亲的往事和一生未渡过河的行为,展现了他深沉的孝道与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体现了佛教中“舍身取义”、“慈悲为怀”的精神。
“衣钵三千旧风景,形模十二古头陀。” 衣钵象征着传承与教诲,三千与十二分别代表了广度与深度,这里既是对老禅师丰富学识和深厚修为的赞美,也暗示了其修行之路的漫长与坚定。
“是凡是圣人休问,门外寒松卷薜萝。” 最后两句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是否为圣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门外的寒松与薜萝,既是自然界的景物,也是禅师内心世界的象征,暗示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联系才是永恒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老禅师独特的人生观和修行境界,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