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被(bù bèi)的意思:形容言辞、文章布局得体,合乎规矩。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到耳(dào ěr)的意思:指消息传达到了耳朵里,形容消息传达到了人的耳朵中,引申为消息传达到了某人的耳朵中。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风幡(fēng fān)的意思:风吹动的旗帜,比喻人或事物随风摇摆不定。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还是(hái shi)的意思:表示在几个选择之间,最终选择了某个,强调对比或肯定最终的决定。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迷烟(mí y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鸣雨(míng yǔ)的意思:形容雷声大雨点大的情况。
市井(shì jǐng)的意思:指社会底层、普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风貌。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烟雾(yān wù)的意思:指事物表面的迷惑或虚幻现象。
依然(yī rán)的意思:仍然如此,依旧不变
- 鉴赏
这首诗《听雨楼》由元代诗人张雨所作,描绘了在雨中的市井景象和听雨的感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雨中市井迷烟雾”,以“迷”字生动地描绘了雨天市井的朦胧景象,烟雾与雨水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既神秘又富有诗意。接着,“楼底雨声无著处”一句,通过“无著处”表达出雨声在楼底回荡,难以捕捉其确切来源,营造了一种悠远而不可捉摸的氛围。
“不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这两句诗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反问,将听雨的感受具象化,仿佛雨声直接触及人的耳朵,或是人的心灵随着雨声飘荡,表达了听雨时内心的微妙感受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好将此语问风幡,闻见何时得暂閒。”诗人借风幡之喻,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深邃哲理的探索,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最后一句“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即使在雨中,时间依旧前行,生活依旧继续,人们在春寒中寻找温暖,体现了生活的坚韧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内心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