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潮满(cháo mǎn)的意思:形容潮水涨满,也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高潮。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孤亭(gū tíng)的意思:形容孤单独立,无人相伴的景象或境地。
归云(guī yún)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本源,恢复原状或原始状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落照(luò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下来的光景,也用来形容太阳落山的景象。
目断(mù duàn)的意思:目光停止,无法继续看下去。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亭落(tíng luò)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失去本来的威严和气势,形容衰落、衰败。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乡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阳路(yáng lù)的意思:阳光明媚的道路,比喻人生顺利、前途光明。
- 注释
- 高秋:深秋时节。
客:游子。
乡关:故乡。
乔木:高大的树木。
苍烟:苍茫的烟雾。
孤亭:孤独的亭子。
落照:落日余晖。
雨晴:雨后放晴。
山觉近:山势显得更近。
水如闲:水面平静如闲。
目断:目光尽头。
峒阳路:通往峒阳的小路。
归云:归去的云彩。
攀:触及。
- 翻译
- 在深秋时节,游子还未回家,不知从哪里眺望故乡。
远望那茂盛的树木之外,孤独的亭台在落日余晖中若隐若现。
雨过天晴,山势似乎更加接近,潮水涨满,水面平静得仿佛悠闲自在。
目光所及之处,通往峒阳的小路消失在远方,归去的云彩无法触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怀乡之情,诗人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深。首句“高秋客未还”直接点出了诗人的寂寞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何处望乡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是在询问自己究竟应该向哪个方向去寻找心中的故乡。
接下来的两句“乔木苍烟外,孤亭落照间”描绘了一种秋日的景象。乔木是高大挺拔的树木,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处之地的环境,而“苍烟外”则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情调。“孤亭”指的是偏僻的亭子,“落照间”表达了夕阳西下的情景,给人以静谧和寂寞的感觉。
“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两句则转换了一种环境。秋天的雨后,山峰似乎更为清晰可见,这里的“觉近”是因为雨后的空气更加清新,使得远处的山峰看起来更为逼真。同时,“潮满水如闲”则表达了河水在这个季节中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两句“目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目断峒阳路”是说视线被山峦阻隔,看不见家乡的道路。而“归云不可攀”则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归去的云朵回到故乡,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却无法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深切而又无奈的怀乡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岭右张使君辟园城中台榭池沼皆桂林胜绝处予闻窃向往焉赋得六题·其六三台石
突兀群峰倚碧台,如登方丈入蓬莱。
天垂象纬三辰列,日射云霞五岳回。
几夜汉槎孤泛到,何年秦策并驱来。
从知帝梦思良弼,莫讶商岩产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