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路邅回甚,兹晨一鸟过。
山近城含黛,江清水映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经过梁溪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昨路邅回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行程曲折的感慨。接着,“兹晨一鸟过”则以清晨一只飞鸟掠过水面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汲泉人语杂,陶器野烟和”两句,通过描写人们在河边汲水的场景以及远处炊烟与陶器的和谐共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这里不仅有生活的气息,还有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融合之美。
“山近城含黛,江清水映罗”描绘了山色与江水的美丽景象。山色如黛,暗示了山的深邃与静谧;江水清澈,倒映着岸边的景物,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这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自然,突出了自然景色的纯净与城市的繁华之间的差异美。
最后,“临风想形胜,伪将昔横戈”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思绪与情感。他思考着眼前的壮丽景色,仿佛在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的感慨。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境和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乘舟游历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思,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美好诗篇。
海燕初归朔雁回,静眠深掩百花台。
春蔬已为高僧掇,腊酝还因熟客开。
檐外暖丝兼絮堕,槛前轻浪带鸥来。
谢公难避苍生意,自古风流必上台。
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
方士去在昔,药堂留至今。
四隅白云闲,一路清溪深。
芳秀惬春目,高闲宜远心。
潭分化丹水,路绕升仙林。
此道人不悟,坐鸣松下琴。
绝壑开花界,耶溪极上源。
光辉三独坐,登陟五云门。
深木鸣驺驭,晴山曜武贲。
乱泉观坐卧,疏磬发朝昏。
苍翠新秋色,莓苔积雨痕。
上方看度鸟,后夜听吟猿。
异迹焚香对,新诗酌茗论。
归来还抚俗,诸老莫攀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