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亭(biān tíng)的意思:指边境上的守卫所、关卡或边防军队。
从吏(cóng lì)的意思:指从官吏身份转变为普通百姓,也用来形容官职低微、身份卑贱。
东壁(dōng bì)的意思:指东方的墙壁,比喻坚固的后盾或可依靠的支持。
二星(èr x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者表现非常出色,超过一般水平。
公学(gōng xué)的意思:公学是指公共教育机构,也可指公立学校。
铃阁(líng gé)的意思:指宫殿内的钟声和阁楼的鸣钟声。
冕服(miǎn fú)的意思:指帝王即位时所穿的礼服,也泛指官员的服装。
勤民(qín mín)的意思:勤奋为民众服务。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圣代(shèng dài)的意思:指某个时代或某个领域中具有极高声望、被广泛尊敬的人物。
殊功(shū gōng)的意思:特别的功绩或成就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学问(xué wèn)的意思:学问指的是知识、学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 翻译
- 在圣明的时代,官员怎能不关心百姓,名声如今已传遍边疆的亭台。
清早的风摇动着铃阁,带来宁静,雨后的棠阴下满地青翠。
对于你的特殊功绩,应当赐予尊贵的冕服以表彰,即使是随从官员也应享有荣耀。
像您这样有学问的人,留在闲适的郡城,谁能与您相比,如同东壁的两颗明星。
- 注释
- 勤民:关心百姓。
边亭:边疆的亭台。
风摇铃阁:清风摇动铃阁。
雨锁棠阴:雨后棠阴。
赐表:赐予表彰。
冕服:尊贵的服饰。
从吏:随从官员。
缇屏:荣耀的地位。
闲郡:闲适的郡城。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傅察的作品,题为《和鲍守次韵林德祖十四首(其六)》。诗中表达了对圣明时代官员勤政爱民的赞扬,强调了边疆地区官员的声名远播。诗人通过描绘风摇铃阁的宁静清晨和雨后棠阴的青翠,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庄重的氛围,暗示了官员的荣耀与责任。诗中提到的“赐表殊功宜冕服”表达了对有功官员的奖赏,而“荣分从吏亦缇屏”则体现了官员下属的荣耀感。最后,诗人以“如公学问留闲郡,东壁何人应二星”收尾,赞美了这位官员的学识和才能,暗示他如同古代贤士般在地方上留下了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对官员德行和政绩的肯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