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恩(bào ēn)的意思:以行动回报别人的恩情。
凋零(diāo líng)的意思:指花草枯萎,或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消失。
高才(gāo cái)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高超。
宦迹(huàn jì)的意思:指官场上的经历和履历。
眉山(méi shān)的意思:指眉毛像山一样高耸,形容眉毛修长而美丽。
暮岁(mù su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老大不小,接近晚年。
清芬(qīng fēn)的意思:形容花草的香气清新芬芳。
身后(shēn hò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另一个人或事物之后,引申为对某个人或事物的评价或看法。
侍儿(shì ér)的意思:指侍奉主人、服侍他人的人。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一支(yī zhī)的意思:一个;一只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中的作品,《检感旧集有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学问、仕途、信仰转变的反思。
首联“源出眉山见一支,□□万卷未停披”,以“眉山”暗指宋代文学家苏轼,暗示诗人受其影响,勤奋读书,博览群书,未曾停止探索知识的旅程。这里“一支”可能是指苏轼的文脉,也可能是诗人自我追求学问的象征。
颔联“高才淩厉称诗日,暮岁凋零学佛时”,描述了诗人年轻时才华横溢,以诗歌创作闻名,到了晚年则转向佛教,寻求精神寄托。这一转变反映了人生阶段的不同追求和思考。
颈联“宦迹自殊□□老,姓名曾重□□碑”,可能是在说诗人在官场上的经历与个人生活的变化,以及对名利的看法。这里的空格可能需要上下文来确定具体所指,但大致意思是,诗人的身份和地位在不同阶段有着显著差异,其名字也曾被刻在某种纪念物上,可能是墓碑或石碑,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和对过去的追忆。
尾联“报恩尚有□□在,身后清芬属侍儿”,表达了诗人对恩师或先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身后事的安排,希望自己的名声和美德能通过侍儿(可能是子女或其他亲近之人)传承下去,留下清白的名声和美好的回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个人成长历程的回顾,以及对学问、信仰、官场和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才华横溢与晚年对佛教的追求,以及对名利与道德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后世影响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由圭峰历蒲涧作
兹山信奇秀,嵂屼中天峙。
丹梯郁盘纡,岩峦回清閟。
赤日吐大江,朝霞共明媚。
半空出楼阁,隐隐宿雪际。
六月凉飔生,泠然透衣袂。
攀萝鸟道长,漱石泉声细。
中岭出层霄,度者如磨蚁。
一径转幽深,千流汇清泚。
临流撷涧蒲,荷锸斲石髓。
须臾日就颓,明灭林光霁。
策杖还故山,偶与高僧值。
茗分石窦泉,饭索香厨米。
因耽一日閒,恍焉忘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