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杀长鸣鸡,自谓知天曙。
《鸡鸣》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鸡鸣》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通过一只长鸣的鸡对天明的感知,以及它引发的梦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梦境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首句“怪杀长鸣鸡,自谓知天曙”,以一只鸡的啼鸣作为引子,仿佛在说这只鸡自以为能知晓天色的变化,这种自我认知的“怪”感,既是对鸡行为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与外界实际之间的差异的反思。
接下来,“归梦不分明,又渡秋江去”,则将视角转向梦境。鸡的啼鸣唤醒了诗人的梦境,但这个梦境却并不清晰,如同秋日之江水般模糊不清。这不仅描绘了梦境的朦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难以捉摸,或许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或者是对人生经历的某种隐喻。
整首诗通过鸡鸣与梦境的对比,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关于自我认知、现实与梦境交织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情感的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对菊怀陆子静
落落芗城二老翁,白须遥映菊英中。
交成晚节人弥淡,吟到寒花句亦工。
灌溉已欣分绮色,扶持还藉挹芳丛。
吾徒素爱凌霜质,相对应知臭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