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陪祀·其四》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臣(cóng chén)的意思:指人们对主子忠诚、恭敬、效命的态度。
胪传(lú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或谣言传播得非常迅速,广泛流传。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如雨(rú yǔ)的意思:形容数量多且连续不断,如雨一般。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午朝(wǔ cháo)的意思:指古代帝王在正午时分举行朝会,也比喻事情达到最高潮或最重要的时刻。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斋宫(zhāi gōng)的意思:指官员或贵族的家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在圜丘祭祀时的场景。首句“风肃西山木叶飘”,以肃穆的秋风和飘落的树叶营造出庄严的氛围,暗示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接着,“斋宫谒罢昼萧萧”描述了祭祀结束后,斋宫内一片寂静,日光显得格外清冷,进一步强化了仪式后的宁静与庄严感。
“从臣剑佩纷如雨”,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随从官员们佩戴剑佩的景象,如同雨点般密集,既体现了官员们的威严与纪律,也暗示了祭祀活动的规模宏大。最后,“又报胪传促午朝”,则说明了祭祀活动结束后,官员们迅速返回朝廷参与午朝会议,体现了古代官僚体系中对时间的严格遵守和对国家事务的高度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宏大,也反映了当时官僚制度的严谨与高效,以及对国家事务的密切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