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寒非无衣,我饥非无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息(bù xī)的意思:不断,不停止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叹(cháng tàn)的意思:长时间地叹息、叹气,表示悲伤、失望或无奈的心情。
光灿(guāng càn)的意思:形容光线明亮耀眼。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啾啾(jiū jiū)的意思:形容小鸟叫声清脆悦耳。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流天(liú tiān)的意思:形容雨水连绵不断,天空一直下雨。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天汉(tiān hà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星星。
无衣(wú yī)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没有足够的衣物。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荧烛(yíng zhú)的意思:指烛光明亮,比喻学问高明、才华出众。
荧荧(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光亮的样子,闪烁不定的光芒。
忧耿(yōu gěng)的意思:形容内心忧虑、忧愁。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中藏(zhōng cáng)的意思:中间隐藏着。
烛光(zhú guāng)的意思:指微弱的光亮或微小的希望。
- 鉴赏
这首诗《述怀》由明代诗人田登创作,通过描绘秋林、天汉、蛩音、烛光等自然景象,以及寒衣、饥食等生活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宇宙间普遍存在的饥寒现象的深切忧虑与反思。
首句“萧萧鸣秋林”以秋林的萧瑟之音开篇,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孤独。接着“皎皎流天汉”一转,以明亮的银河形象,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存在,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啾啾蛩音哀,荧荧烛光灿”两句,通过哀鸣的蛩音和闪烁的烛光,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微弱的温暖,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含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
“绵蔓抱所思,忧耿夜将旦”则表达了诗人对某种深沉思绪的执着追求与内心深处的忧虑,即使在即将迎来黎明的夜晚,这种忧虑依然如影随形,难以释怀。
“我寒非无衣,我饥非无粲”两句直抒胸臆,诗人自问为何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仍感寒冷与饥饿,实际上是在质疑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表达了对底层民众生活困苦的同情与关注。
“惟彼宇宙间,饥寒何瀰漫”一句将个人的忧虑扩展到整个宇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广泛思考与深刻洞察,体现了其博大的胸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谁捐箧中藏,不息常滋灌”通过设问的方式,探讨了资源分配与帮助他人的问题,呼吁人们应该慷慨解囊,给予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更多的关怀与支持。
最后,“缅言不可得,寥寥坐长叹”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失望,只能默默坐在那里长叹,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与悲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茅山四十四代宗师牧斋真人升仙谣
昔爱西城记,华易许遍窥。
醉持龙节舞,寒借鹿裘披。
秪忆山中乐,宁期世外悲。
及传南岳剑,难驻赤城师。
毕道能无待,玄科本有期。
紫宫新坐席,金箓古威仪。
菌石哀泉咽,松花泣露垂。
他年归白鹄,尚慰里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