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尘界(chén jiè)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世事。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讵能(jù n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或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不能胜任某项任务或达到某种要求。
晴窗(qíng chuāng)的意思:指晴朗的天气下打开窗户,也比喻心情舒畅、欢乐。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万有(wàn yǒu)的意思:指世间万物的存在,表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普遍性和无所不包。
晓鸡(xiǎo jī)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鸡鸣报晓。
虚寂(xū jì)的意思:指事物空虚寂静,没有声音、动静或活动。
榆景(yú jǐng)的意思:指榆树的景色,比喻人的容貌或景色美丽壮丽。
自适(zì shì)的意思:
◎ 自适 zìshì
[self-ease] 自我舒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寺庙的宁静与超脱心境。首句“道心常自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道义的坚守。接着“尘界讵能迷”一句,既是对世俗纷扰的否定,也是对自己心灵纯净的肯定。诗人利用“榆景偶多暇,禅林时一栖”来展现寺庙生活的闲适与精神的寄托。
“钟声风断续,树影月高低”描绘了夜晚寺庙特有的景象,钟声随风时断时续,月光下树影摇曳不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最后,“万有皆虚寂,晴窗闻晓鸡”将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万物在诗人眼中皆为虚无,唯有内心的声音清晰可闻,黎明前的鸡鸣打破了这份宁静,也预示着新一天的开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舟中与施生话海昌前辈事因及姚炳庵职方本末并询其遗文施生对以里中从无知者因叹桑海豪桀沦埋无限当亟为求之即赋古诗
东江建行营,炳庵勷旌纛。
暨其乘槎游,炳庵捍圉牧。
沉䁀不可扶,断丝不可续。
凄凉黄檗山,炳庵弃初服。
故人唐鲁公,六棺浅土暴。
重趼谋一抔,事在琅江录。
试读卜葬诗,可以当野哭。
归来访故妇,已逐野鸳宿。
遂老死空门,碧血瘗深谷。
斯人竟泯泯,后死能无嘁。
世鲜吴立夫,谁发遗民躅。
今君多读书,旧闻且满簏。
试为访遗文,如听渐离筑。
炳庵重泉下,定亦一张目。
临平谒申包胥庙
聘节当时过,祠宫奕世传。
应从沼吴日,重溯哭秦年。
事拟巫臣后,功居范蠡前。
远交真上策,秘计失遗编。
报复亦何定,仇雠竟忽焉。
先王吐积愤,肤使壮归旃。
望里皋亭树,空中宝鼎烟。
隔江越绝近,千里郢都悬。
骠骑疑封爵,盐官接庙堧。
兴亡已百幻,恩怨合平捐。
若遇乘潮客,休题鞭墓愆。
我来初夏节,新麦荐神弦。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其四
一棹匆匆出郭来,尚馀残菊傍篱开。
满湖秋色排三径,十里西风动八哀。
洛社耆英多聚散,浦江人物几兴衰。
隔邻歌吹喧清梦,我独长吟酹玉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