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钓河豚还大得,为渔吾亦胜为君。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鳖裙(biē qún)的意思:指女性的裙子过长,拖地行走时像乌龟一样缓慢。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凫雁(fú yàn)的意思:凫雁是指野鸭和大雁,比喻人们离群索居,不与世俗接触。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河豚(hé tú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平静,内心却充满危险或矛盾。
击鼓(jī gǔ)的意思:指鼓声响起,表示开始行动或发动攻击。
沙田(shā tián)的意思:沙田是指沙地上的田地,比喻土地贫瘠、不宜耕种。
上闻(shàng wén)的意思:得知消息或传闻
水烟(shuǐ yān)的意思:指烟雾腾腾,如水一般弥漫。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鱼人(yú rén)的意思:形容能够在水中自如游动的人,比喻非常擅长水上活动或游泳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清初时期南方农村的农事生活景象,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首句“沙田一望尽黄云”,以广阔的沙田为背景,通过“黄云”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稻田在阳光下呈现出的金黄色,给人以丰收的预感。接着,“击鼓看禾海上闻”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海”这一比喻,将稻田比作海洋,而“击鼓”则象征着农忙时节的劳作氛围,营造出一种热烈、欢快的劳动场面。
“穫稻舟如凫雁合,捕鱼人向水烟分”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农事活动的多样性和繁忙景象。稻谷收获时,船只如同鸭雁般穿梭于稻田之中,捕鱼的人则在水面忙碌,与远处的炊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
“烧盐处处因禾秆,射弩朝朝及鳖裙”两句,展示了农耕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面。农民利用稻草进行烧盐,既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反映了他们与土地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射弩则是农闲时的一种娱乐活动,与捕捉甲鱼相结合,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
最后,“生钓河豚还大得,为渔吾亦胜为君”表达了诗人对渔猎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河豚虽有毒,但生钓而食,体现了冒险精神和对美食的热爱;“为渔吾亦胜为君”则表达了诗人宁愿过渔猎生活,也不愿做他人的臣服者,彰显了独立自主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南方农村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既有对劳动的赞美,也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辂氏东亭书事四首·其四
自有逃虚乐,徒兴尚白嘲。
晚槐嘶意急,蠹木啄声敲。
犬傍青篱卧,童寻赤枣捎。
微茫枕间梦,安稳睫边巢。
困忆石泉弄,渴思冰蜜钞。
袭香兰入佩,益气芑充庖。
疏洗王家竹,诛锄宋宅茅。
东亭真可乐,万事付纷殽。
送致政太师归洛
元丰天子赐安车,黄发翩翩翊圣初。
坐省故携灵寿杖,会朝仍驾虎贲舆。
平泉花木眷常在,辽水城池鹤自如。
身是赤松无一事,乳桐孙竹看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