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无南雪地,阴有朔风天。
老马空知路,饥鹰不下田。
这首诗《送陶子北征》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冬日边疆的壮阔景象和对友人北征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首联“岁晏愁行役,苍茫万里鞭”开篇即点明时令与情境,岁末之时,友人即将踏上遥远的征途,诗人内心充满忧虑与不舍。一个“愁”字,道出了对友人身处险境的担忧,以及对离别的哀伤。
颔联“白无南雪地,阴有朔风天”进一步描绘了北征途中的自然环境,以“白无南雪地”形容北方雪原的广阔与寒冷,而“阴有朔风天”则暗示了北风凛冽的天气,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这样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北征的艰难,也暗含了对友人勇敢面对挑战的赞许。
颈联“老马空知路,饥鹰不下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人比作“老马”,虽已年迈,但对道路依然熟悉;又以“饥鹰不下田”比喻友人即使饥饿,也不愿轻易放弃,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佩。
尾联“唾壶休击碎,烈士未衰年”则是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诗人劝告友人不必因离别或困难而情绪失控,强调即使是年岁已高的英雄,也未到气力衰退之时,应当保持乐观与勇气,继续前行。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身及所有志士仁人的激励。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北征的深切关怀,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理有太极,至全而纯。厥分动静,曰为阳阴。
化育之妙,运行无垠。维帝降衷,赋于下人。
凡人之生,其禀匪殊。匪厚于圣,匪薄于愚。
是谓成性,至善弗渝。存而又存,乃其本初。
道由此出,义由此立。存之之功,弥久不息。
维其不息,与圣合德。与天为一,天之牖民。
亦孔之明,如何愚人。自戕其成,幸兹哲人。
日夕战兢,尚克敬哉,以无忝尔所生。
步月空阶下,蟋蝍迫人啼。
急扶邛竹杖,越过画楼西。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
西头云起处,定自故人家。
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
相对悄无语,风吹荷叶翻。
晓行秋川上,无柰秋色何。
芙蓉难堪折,却愁零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