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山》
《忆山》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忆山偶得句多半是言秋。

烟湿林光醉,凉生竹韵幽。

招云时扫石,见月或登楼

准拟寒梅绽,还成度雪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句(de jù)的意思:得到了教训或教益。

登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登上高楼或高山,从高处俯瞰,观察远景。

多半(duō bàn)的意思:大部分,多数

寒梅(hán méi)的意思:形容在寒冷的冬天中依然能够保持傲然不屈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林光(lín guāng)的意思:指树木茂盛、光彩照人的景象。

扫石(sǎo shí)的意思:扫除障碍物或不利因素,使事情顺利进行。

竹韵(zhú yùn)的意思:指竹子的声音,比喻诗文的音韵美好。

准拟(zhǔn nǐ)的意思:准备、计划

鉴赏

这首诗以“忆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中之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联“忆山偶得句,多半是言秋”,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回忆起山中所见之景,多与秋天相关,流露出对山中景色的深深怀念。

颔联“烟湿林光醉,凉生竹韵幽”,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画面。烟雾缭绕,湿润的空气中仿佛蕴含着醉人的气息;竹林中的清风带来阵阵凉意,竹叶的摇曳声中透出一种深邃的幽静。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颈联“招云时扫石,见月或登楼”,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时而邀请云朵清扫岩石,时而在月光下登高远眺。这一联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尾联“准拟寒梅绽,还成度雪游”,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他想象着寒梅在严冬中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他也计划着在雪地里漫步,享受冬日的宁静与纯净。这两句不仅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绿窗诗十八首·其三

灯前催晓妆,把酒向高堂。

但愿梅花月,年年映寿觞。

(0)

师子林即景六首·其四

道人肩水灌畦蔬,托钵船归粟有馀。

饱饭禅和无一事,绕池分食喂游鱼。

(0)

期石室不至

风水不可期,知君定来否?

何处唱歌声,月明大溪口。

(0)

夏商隐还京师

扈跸行营三十载,王门不肯曳长裾。

閒从角里先生饮,与说圯桥父老书。

花外飞丸红叱拨,月中采药玉蟾蜍。

残骸尚有刀圭分,会向南山访弊庐。

(0)

飞霜歌

飞霜悴百草,芳兰亦委柯。

纵欲努旧力,奈此寒风何!

在昔结花初,岂不受春多。

耻随桃李场,托迹空山阿。

四时有代谢,阳艳忽已过。

薰莸苦不辨,一体同消磨。

不如牡丹根,密幄相遮罗。

伤心复伤心,伤此《飞霜歌》。

(0)

早春闻笛

万里南州客,离家又一年。

春回苜蓿地,笛怨鹧鸪天。

趁日裁乌帽,寻人卖马鞯。

归心忧赋役,负郭幸无田。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