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屋(bǐ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相连或临近。
薄敛(bó liǎn)的意思:指财物少量、节省、节俭。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尝新(cháng xīn)的意思:尝试新事物或新领域。
旱涝(hàn lào)的意思:指旱灾和涝灾,形容天灾人祸交替发生。
鸡豚(jī tún)的意思:指鸡和豚,泛指家禽和家畜。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农父(nóng fù)的意思:指农民父亲,也泛指农民。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时(sān shí)的意思:指一天中的早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虾菜(xiā cài)的意思:指不值得一提的东西或人。
下箸(xià zhù)的意思:放下筷子,指吃完饭或停止用餐。
香粳(xiāng j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性高尚,道德品质纯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李十六丈宅中品尝新米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与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感慨。
首句“熟杵香粳粒粒红”以“熟杵”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稻谷经过舂捣后变得香气四溢、色泽诱人,粒粒饱满如红宝石,生动描绘出新米的诱人之态。接着,“尝新早得及秋风”则点明了品尝新米的时间恰逢秋风送爽,寓意着收获的季节已经到来,人们可以尽情享受劳动的果实。
“尽令虾菜兼庖续,不觉鸡豚下箸空”两句,通过列举虾菜、鸡豚等食材,展现了宴席上的丰富与丰盛,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对宾客的款待之周到。然而,随着佳肴的不断上桌,原先准备的鸡豚似乎很快就消耗殆尽,这既体现了食物的美味,也侧面反映了主人家的殷勤好客。
接下来,“垄陌三时农父力,瓮餐一饱世人同”两句,将视角转向了辛勤耕耘的农民,赞美他们一年四季的劳作,使得餐桌上的美食得以呈现。同时,也强调了不论身份高低,人们共享丰收成果的平等与和谐。
最后,“年来旱涝淹多眚,薄敛仍看比屋穷”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另一面。尽管经历了自然灾害,但农民仍然努力耕作,希望有所收成。而作为主人,蔡学用在诗中表达了对农民辛劳的同情,以及对社会贫富差距的关注,呼吁减轻赋税,让百姓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丰收的喜悦,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生疾苦,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月三日奉陪宪使程公游麻原第三谷宴藏书山房白云楼
明公富暇豫,胜日怀登临。
蹀躞骢马行,窈窕幽人心。
悬崖响晴雨,奔流濯春阴。
云门转绝壑,画桥贯长林。
拂石慨往运,闻钟知古音。
耆松有百围,突嶂踰万寻。
小憩钓鱼台,聿瞻华子岑。
扪萝入缥缈,侧径临萧森。
上有百尺楼,下有孤猿吟。
初筵俯层巅,微风荡危襟。
笑语定忘我,觥筹浩难任。
岂不念永留,惘然归思深。
题秋山图
峰迥留深隐,天清袭素袍。
栖身断人迹,游目送鸿毛。
树挂栖厓鸷,藤悬饮子猱。
龙眠石涧冷,虎撼树根牢。
木客吟时共,山樵弈处遭。
浮云过水尽,孤月挟霜高。
羽使来三岛,胎仙舞九皋。
左招玉斧饮,右揽赤松遨。
空色收寥廓,虚声起绎骚。
弹琴遗古散,载酒棹轻舠。
遂向图中见,谁能世外逃。
乘槎几月至,一泛九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