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过人策,欲见亦不难。
策中契圣理,坐取国家官。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过人(guò rén)的意思:超过常人水平;超越一般人的能力或智慧。
见天(jiàn tiān)的意思:每天都能见到,形容非常频繁、经常发生。
品类(pǐn lèi)的意思:指物品按照种类、类别进行划分和分类。
庶人(shù rén)的意思:指普通百姓,平民大众。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重关(zhòng guān)的意思:指重要的关口或关头。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这首诗歌颂了佛教的普度之德和智慧,表达了对佛法深刻理解的愿望。开篇"众生多品类,诸佛祇一般"两句,描绘了众生种种不同的境遇,而诸佛则以一种平等慈悲的心态去救度他们。这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肯定,也是诗人内心对于追求至善至美境界的一种向往。
中间两句"庶人见天子,知隔几重关。若有过人策,欲见亦不难"则通过普通百姓难以见到帝王这一现实生活的例子,来比喻达到佛法真理的困难。但如果有人能掌握超越常人的智慧和方法,那么即便是渴望达到的高深境界也不再是遥不可及。
末尾两句"策中契圣理,坐取国家官"则表明了通过这种过人之策,不仅能够领悟到圣贤的道理,而且还能因此而获得国家授予的官职。这既可解为个人修养与智慧的提升,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能够得到世俗社会的认可与重用。
整首诗蕴含着诗人对于智慧、境界与功名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化中佛教思想与儒家理念交融的一种尝试。